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战国帝业 > 第653章 治理关中

第653章 治理关中(2/3)



    田秀站起身来,在屋内踱步,“此事不可小觑,派人密切监视,若有异动,立即上报。如今关中初定,绝不能有任何乱子。”

    李斯领命。“是,丞相,我这就去安排人手。

    ”田秀拍了拍李斯的肩膀,“通古,辛苦你了。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关中恢复往日繁荣。”

    李斯坚定地说:“丞相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说罢,李斯便匆匆离去,去处理那神秘商队之事,而田秀则继续望着窗外的大雪,思索着关中的未来。

    三日以后,雪停了,天气放晴。

    田秀府中。

    下人卖力的清扫着路上的积雪。

    尉缭踏着一条扫帚的小路径直来到大堂。

    “师父!”尉缭站在门口,毕恭毕敬的行礼。

    田秀正在读书,看到尉缭进来,他马上放下书招呼尉缭进来坐。

    尉缭落座了以后。

    田秀看着他问:“缭,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那位主又有什么事情?”

    尉缭点头,拱手说:“师父,入冬以后,巴蜀那边不少百姓都断了顿,因冻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秦王想让师父你借一批粮食给他赈灾。”

    “嗯?”田秀皱了皱眉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问:“他想借多少粮食?”

    “粟米五万石!”

    “我给你十万!”

    尉缭马上说:“师父,不用那么多的,五万就够了。”

    “你听我说,我给你的十万石粮不是借给秦国的,而是援助。”田秀看尉缭有点不明白,只好给他解释说:“这10万石粮食我援助给秦国,不过在救灾的时候,你们要说这粮食是赵国送来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尉缭恍然大悟,拱手道:“师父高明,如此一来,既能解巴蜀百姓之困,又能让巴蜀百姓对赵国感恩戴德。”

    田秀微微一笑。“正是此理,巴蜀我们早晚要收入囊中,如今先收买一下巴蜀人心,等到将来我们取了巴蜀,那里的百姓也就不会抗拒我们了。”

    尉缭点头称是,又道:“只是这粮食运输,路途遥远,恐有诸多不便。”

    田秀思索片刻,说道:“此事我会安排人手,确保粮食安全抵达巴蜀。你回去告知秦王,就说赵国心怀仁义,愿伸出援手。”

    尉缭领命起身。“师父放心,我这就回去复命。”

    田秀拍了拍尉缭的肩膀,“你办事我放心。等将来师父解甲归田,赵国还是要交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上的。”

    “师父说笑了。”尉缭可不信田秀会解甲归田。

    就算真的解甲归田,位置八成也是传给某位公子,也轮不着我。

    不过师父能对我说这话,看来还是挺看重我的。

    尉缭离去后,田秀又开始谋划粮食运输的具体事宜,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援助,更是一次让巴蜀百姓对赵国感恩戴德的机会。

    这个运输粮食的人,必须得是一个可靠之人。

    田秀很快想到了人选。

    转眼,田继业来到田秀面前。

    “父亲!”田继业行礼道:“听说您叫我?”

    田秀示意田继业过来,笑着说道:“继业,出来这么久了,有没有想念魏姬?”

    田继业笑了笑,摸着后脑勺说道:“父亲,说不想是假的。”

    “不过!”田继业正色道:“女人只能放在第二位,国事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田秀拍了拍田继业的肩膀:“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田秀接着说道:“继业,此次我国要运送十万石粮食去巴蜀救灾,这事我想交给你办。这是个重要的任务,既能解巴蜀百姓之困,又能为赵国收买人心。”

    田继业眼神坚定,拱手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抵达巴蜀。”

    田秀满意地点点头,“巴蜀路途遥远,途中恐有诸多变数,你要多加小心。我会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人手随你一同前往。”

    田继业领命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他仔细规划运输路线,安排车马和人手,检查粮食的装载情况。

    出发前,田秀再次叮嘱他:“到了巴蜀,要以赵国之名发放粮食,安抚百姓,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田继业抱拳领命:“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命。”

    田秀目送着田继业离开,不知何时李斯站到了田秀身侧。

    “丞相!”李斯突然开口。

    田秀被吓了一跳,随即又很快安定:“通古,你怎么来了?”

    李斯拱手道:“那支商队查清楚了。”

    “哦?”

    “他们都是从蜀地来的商人。”

    田秀笑道:“蜀地来的商人?有趣。”

    众所周知,秦国重农抑商,巴蜀目前名义上仍旧归秦国管辖,在秦国地盘允许商队出来,这本身就很可疑。

    李斯小心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