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夫妻俩可能也是认命了,便不再对百竹霜抱有任何希望,只想她赶紧找个好人家嫁了,省得他们既担忧又心烦。
但百竹霜对此同样也是不以为然,甚至更加不当回事,每每提及,都会嬉皮笑脸的两三句话糊弄过去,气得夫妻二人连连叹息,郁闷不已。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此世匆匆,已然是渐渐走向了尽头。
这一世,除却百齐天年少科举,遗憾落选外,整个百家可以说是前景辉煌,皆大欢喜,虽说途中不免也会遇到些磕碰和坎坷,但总得来看,还是比较顺畅。
人心复杂,皆为利来的世道,在兄长百祝融的暗中保驾护航下,百梦生不负所望,过关斩将,凭一身学问盖过天下各路文人举士,以几乎碾压之势夺得科举魁首,成为了文学史上第一位惊动满朝文官叹为观止的金榜大贤,后历经数年官场生涯,被皇帝陛下亲自赞誉为———“文学至圣,众贤之师”,敕封文殿大学士,享有一国唯一的圣师之名。
百梦生文学此生可谓是幸福完美,圆满至极,不仅功成名就,光耀门枚,更是在负笈求学的路上,遇见了一生挚爱———“妻子瑶光”,最终儿孙满堂,含笑而逝。
临了那天,一国上下几乎所有文人学士都在为这位学问通天的文学圣师默默哀悼,默默送行,场面之盛大,千古未有。
而作为其兄长的百祝融,他的成名之路,则要显得更为强势和霸道,二十岁离开家乡,二十二岁败尽江湖各路高手,二十三岁纵横天下同辈无敌,二十四岁初战山巅大宗师不落下风,二十六岁力压各门各派山巅大宗师,同时成为明面上的天下第一,二十七岁为兑现昔年对家中父母许下的承诺而进京武举,一路横推,所向披靡,于终考所在的一山之巅独占鳌头,一举夺下了那代表武学巅峰的状元之名。
百祝融这一生如歌,极尽灿烂,从始至终唯有两个字能将之诠释———“无敌”!
他是武学史上无法逾越的荣耀丰碑,是山上人心目中的武林神话,亦是山下人心目中的江湖传奇,自其出道以来,百战百胜,近乎从未有过败绩,直到武举落幕数月后,由江湖上各门各派针对他所共同举办的一场武林大会展开,才算是遇上了一个真正可怕的不世劲敌———“曾经的武状元,昔年的天下第一。”
一个是退隐江湖三十年,无敌天下一甲子的武学造诣最高者,一个是纵横天下半甲子,败尽当世无敌手的武学新晋最强者,新旧争锋,艳惊四座,两人同为天下第一,代表着各自时代的武者巅峰,欲以一战决唯一。
这一战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过程令人叹为观止,结果却是不尽人意,就在场间即将分出胜负之际,浴血鏖战的两人竟是同时收手,外人或许不明所以,唯有百祝融自己清楚,再打下去,他必败无疑,而那位昔年的天下第一心里也很清楚,此战可胜,但代价颇大,他不愿双方两败俱伤,更不愿眼前这样一个千古罕见的武学大才就此泯然于世,故而微笑抱拳,飞身而去。
言道:“你一身武学已然圆满,但终究年轻,其中火候仍有欠缺,三年后,待你登峰造极之时,你我再来于此,一战定胜负。”
三年后,百祝融堪破至极,更进一步,走向了武学的最巅峰。
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当时江湖各派的绝顶高手,及皇帝陛下相继到场,这一战如约而至,历经半日光阴的鏖战,最终以百祝融险胜一招而决出了胜负。
无敌一生,终尝一败,那位曾经天下第一的老人释然一笑,洒脱离去,以这样的方式彻底淡出了江湖。
百祝融默默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苍老背影,抱拳行礼,由衷敬佩,自此,他成为了那个当之无愧的武林唯一,败尽天下,举世无敌,后回到京城,被皇帝陛下亲自加官进爵,敕封为镇国大将军,执兵符,御三军,同时享有“天降真武,不败神话”的“武神”之美誉。
事实上,当时皇帝下此决策之时,满朝文武,至少八成皆心怀不满,纷纷上朝谏言,三军兵权事关重大,他百祝融固然武功盖世,天下无敌,但终究是那乡野庶民出身的江湖中人,不谙国之大事,且极难管教,加之,其手足又高坐大学士之位,掌一国文脉,万一......
皇帝对此却只有一句话来回应:“朕意已决,诸臣且先退下吧。”
百祝融得知消息,也曾不止一次前去面见过皇帝,自认他一介江湖粗人,实难担此国之大任,希望对方能昭告天下,收回皇命。
奈何皇帝心意坚决,说什么都不肯准允,反倒还将同为大学士之徒的太子殿下推了出来,拜师学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已,百祝融只好硬着头皮,在满朝文武怪异的目光下接过了那枚天赐兵符,后来,他非但没有让皇帝陛下失望,更让满朝文武由衷觉得,这武神大将军之名,乃实至名归,非其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