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745章 草厂庄

第745章 草厂庄(1/2)

    一点钟,宋河告诉胡湘农家饭快熟了。

    胡湘等人来到了村晒场。

    晒场在村北边,有三十多亩大,属于村里公共场地。

    晒场西北边,还建了临时茅房,是用各种兽皮,麻布围起来的。

    百多名村民拖家带口的站在晒场周边,这些衣衫褴褛的乡民,如同看戏似的,望着胡湘一行人。

    这要是清朝,所有百姓都是要下跪的,但这个时代没有那种奴化习俗。

    晒场中央支着三口大铁锅,锅下柴火烧的正旺,锅内的肉汤翻滚着,冒着腾腾热气。

    胡湘走近一看,发现锅里炖煮的是鸡肉,大块的羊肉,还有整条的鱼。

    胡湘看向宋河皱眉道:“不是告诉你,农家饭便饭即可吗?”

    宋河一脸微笑回道:“三公子,这庄户户鸡满院,羊满圈,家家也能隔三差五的杀只鸡吃,打牙祭,听说您要吃农家饭,非要栽羊杀鸡不可,拦都拦不住,”

    宋河这样说,但胡湘知道目前北方牲畜数量,还不富裕。

    现在北方虽然土地广阔,而且地里全是野草,但以前的战乱,牲畜种群数量锐减,因此官府要求户户养羊,驴,牛,其实官府不要求,农户也会养殖的,不然荒地野草怎么转化为食物,但母牲畜数量不足,限制了种群数量的扩大。

    鸡种群数量倒是容易扩大,因为有孵化小鸡技术,但鸡吃不了草,利用不了荒地野草资源,因此不能大量增加。

    猪的繁殖能力也大,一窝十几只,但猪是杂食,不能光吃草,需要些谷物喂养,也不能大量增加。

    因此官府颁布法令,不得私自宰杀母的牛驴羊。

    肉炖熟了,卫士们给胡湘,赵宁盛了两大盘子,上面有四条鱼,十根羊排,四个鸡腿。

    赵宁尝了几口鱼,勉强吃一个鸡腿,一根羊排。

    “唉!做的实在不合口味,要不是村民围看着,我一口也吃不下,总不能辜负百姓的一片心意吧,”

    赵宁小声对胡湘说道。

    其实胡湘吃的还可以,赵宁顿顿吃厨师做的精致可口的食物,胃口早刁了。

    胡湘赵宁吃完后,卫士,随从们便开始从锅里盛肉,席地开吃了,他们倒是大快朵颐的很享受,其实就是做的不好吃,也比高粱饭好吃。

    而且胡湘赵宁未吃完的肉食也分给了卫士们,不会浪费的。

    饭后,胡湘召见了村长马超军,这个四十出头的汉子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庄稼汉。

    “官老爷,招待不周,请官老爷见谅,”马超军紧张的搓着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炖的很好吃,这羊肉,鱼肉一块炖,就是鲜,”胡湘和颜悦色地说,“现在村里有多少大牲畜,耕地够不够用,”

    马超军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回答:“回大官老爷,牛十五头,驴二十头,够用了。羊一百八十只,家家有一二十只下蛋鸡,”

    胡湘听到马超军话,点了点头,建议道:“猪也要养些,猪长的快,出肉多,

    在牲畜里面,猪长的最快,出肉也多,而且肥肉多。

    其实胡湘不知道的是,村长马超军把牲畜数量说大了一倍。

    这是宋河提前向马超军预防交代的,要是胡湘召见问村里情况,除了人口,耕地面积,其它的都要往大一倍说。

    马超军曾忐忑不安问宋河,上面会不会派人去核查,一查不就露馅了。

    宋河没有搭理马超军,心里道,“核查,核查也是我派人核查,上面认识谁家,再说,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谁会在意,”

    其实实际情况也正如宋河所料。

    胡湘对草厂庄村长马超军的话,虽然有怀疑,但也不会派人核查,现在那个官员不虚报些,就是知道真实情况又能怎样,能让牲畜数量立马增加吗!不能。

    其实就马超军虚报的数量,胡湘也不是满意的,按胡湘的农户标准,得每户有一头牛,一头驴,羊十几只,猪一头。

    牛用作耕地,驴用于拉车及日常出行。

    不过等粮食及耕地数量上来后,北方地带耕牛要用挽马,骡子替代。

    但现在缺乏优良的挽马,蒙古马不行,力量小,耕不了地。

    “官府打算把乡公设在你们村,”胡湘缓缓说道,“今天这顿饭,不会让你们村白出,我个人出钱,在村里建一座学堂,”

    马超军听了胡湘的话,心中大喜,心里暗自盘算着,自己说不定能混个副乡长当当。

    正乡长是不可能的,那是官派的。

    至于建学堂,马超军不是很关心,现在没有几个娃要读书识字。

    胡湘设乡公所,建学校,也是为以后考虑。

    这里得有个集镇,有个人间烟火的市场,不然景色在优美怡人,富人在这建个孤独别墅休养,也会缺乏乐趣,有了集镇,就会有生活配套。

    下午,胡湘等人返回了秦皇港。

    到衙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