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质子和中子之和,电子没有质量。
这些原子组成概念,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高科技。
1926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原子核电子云模型,才符合现代原子的实际结构情况。
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在1932年发现的中子,又进一步认知到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
现代一名中学理科生,知道的物理知识,在二十世纪初年代,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穿越到二十世纪初,你在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发表出来,那你就是物理大神,不过中学生只能写出质能方程,不会推导方程是怎么来的。
“三公子,碘的来源是海藻灰,这个量太少了,盐卤,浓缩海水都能提炼出溴,要是它能用于感光材料,那就好了,”
“嗯,抓紧研究,”
现在用氯气氧化法,把溴从浓缩海水提炼出来。
这种提取方法也是后世的工业溴提取法,不过是利用制碱工业的副产品。
地球上百分之99的溴,都是以溴离子存在于海洋,每升海水含有65毫克溴,虽然含量小,但海水多呀!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现在化工厂,氯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例如自来水的消毒,造纸,造毒气弹,制作氯酸钾,都用到氯气。
能大规模,低廉的制取氯气,就能显着降低很多化工品的成本。
但现在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效率还是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