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 第1144章 金字塔战役·三

第1144章 金字塔战役·三(1/2)

    慕拉德是怎么也想不通,仅仅1万法军,是怎么将5公里宽的正面防线全部堵死的。

    他无奈之下,命令骑兵列阵,向最近的法军步兵,发起了进攻。

    法国骠骑兵发现了敌军靠近同时,天上的热气球便已经向第14步兵团,发出了警示。

    原本呈双排细横队的法军步兵立刻开始变阵。

    几分钟之后,2500名士兵就转换成了两个空心方阵,相距400米左右。

    而千余名法国胸甲骑兵和骠骑兵组成的增援队伍也立刻赶来。

    是的,马塞纳就是用这种方式控制住宽阔的正面战场的。

    9千名法国步兵分为5个横队。每队之间间隔500米。骑兵在各队列间衔接。整个队列宽度达到5.5公里。

    这样,就将马穆鲁克的军队全部压缩在了尼罗河和一片小沙漠之间的地带。

    当然,这套战术能够成立的前提,是要随时掌握敌军的动向,然后迅速调动附近的部队集中起来,进行阻击。

    慕拉德的骑兵看到空心方阵的刹那,士气就已经消失了大半。

    两个方阵之间虽然看似有一大段空隙,但他们根本不敢去钻,因为那意味着两侧密集的射击会将他们打成筛子。

    如果刚走到一半,对方的骑兵再上来纠缠,那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慕拉德试探性地冲了一拨,没等法国骠骑兵出现,就慌忙退了回来,并向北折返。

    因巴巴村西侧,上万名哈勒嘎步兵紧张地看着“松松垮垮”的法国军队不断靠近,纷纷举起了手里的火绳枪。

    他们是由埃及的自由民以及没有继承权的马穆鲁克后裔组成的部队,平时属于辅助骑兵的“二线”军队,没想到今天竟然要参加这么重要的决战。

    易卜拉欣骑着马,从他们身后不远处驰过,大声喊着“对面只有不到3千法军,主会庇佑我们”之类的话。

    随着法军炮兵进行了几十轮压制性射击之后,法国的“步兵线列”从正面逼了上来。

    哈勒嘎步兵的军官还在高声提醒手下不要急于开枪,法军便在120多步外,率先发起了齐射。

    马穆鲁克的阵地上顿时血光漫天,至少有近百人中弹倒地。

    要知道,这么远的距离上,燧发枪的命中率连1%都不到,火绳枪就更不用说了。

    法国人竟能打得这么准?!

    哈勒嘎步兵开始下意识地开枪还击,却发现法军的线列阵“消失”了。

    法国士兵纷纷借助草丛或者树木隐蔽,快速装填弹药,似乎根本不担心线列散乱的问题。

    马穆鲁克指挥官阿卜杜拉见状,毫不迟疑地下令全军出击——面对这么杂乱的敌军队列,他完全可以依靠兵力优势,将其正面击溃。

    然而,等哈勒嘎步兵前进了十几步之后,就看到法军又变成了之前“松松垮垮”的阵型,接着,就是迎面爆出密集的火光。

    是的,法军这根本不是什么步兵线列,而是最新的“散兵集群”进攻模式。

    所有步兵都分散站立,可以随时找东西隐蔽,但却能保持绝对相同的前进速度,形成一个“松散”的横队。

    在对射时,敌人对可以寻找遮蔽物的散兵的命中率将大幅降低,但法军却依旧能打对面的“固定靶”。

    如果敌军发起白刃冲锋,散兵集群则会立刻聚拢,以标准线列阵进行抵御。

    这套战术说起来简单,却对士兵的素质要求极高,一个不慎,就会真的变成乱作一团。

    负责法军前线指挥的达武见马穆鲁克开始前进,立刻命令士兵原地齐射。

    与此同时,法国的骑炮兵已在步兵左翼,布置好了射击阵地。

    线膛枪和6门十二磅炮的交叉火力之下,哈勒嘎步兵还没冲出40步,就已经被打得横尸遍野。

    不论阿卜杜拉如何严令,也没有一个人敢再向前半步。右翼甚至出现了数百人的溃退。

    而达武却亲自率领法国散兵,再次发起了进攻。

    十多分钟后,阿卜杜拉的中路军团在惨叫声中崩溃。数千士兵惊惧万分地逃入因巴巴村。

    此时,距离开始接战仅过去了40分钟左右。

    等慕拉德带着马穆鲁克骑兵赶回来时,易卜拉欣的主力部队已被压到了尼罗河岸边,随时都会被全歼。

    他大惊之下,不顾马匹已经极为疲劳,下令发起强攻。

    而早已通过热气球得知马穆鲁克骑兵动向的法国胸甲骑兵适时地出现在了他们左侧。

    缪拉高举着马刀,率先冲入了敌骑的队列之中……

    黄昏前,战斗便全部结束了。

    1万3千多名马穆鲁克士兵投降,易卜拉欣及手下十多名主要将领被俘。

    慕拉德在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时,被一发炮弹正面擦中,碎成了十几块。

    法军炮兵指挥官马尔蒙中校来到了关押易卜拉欣的帐篷,对一旁的翻译示意:“请告诉他,我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