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530章 机会就在眼前

第1530章 机会就在眼前(1/2)

    李复此言一出,在座几人纷纷点头。

    是这样的,不是说远渡重洋之后带回来的种子,直接就能进行推广的。

    这当中万一出点什么差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这可是代表着家里一年的收成。

    所以,试验田的方法,可行,如果试验成功,当地的百姓自然也能看到结果,到时候周围这一大片地方,就算官府不去苦口婆心的劝,看到好处的农户,也会自发的去种植。

    谁会嫌弃自家地里的粮食产量高呢?

    一年还能收两回。

    优良的种子,高亩产,那都是宝贝。

    “那,人选呢?殿下觉得,朝中,有谁能堪此大任?”苏定方问道:“这件事要是做好了,可是天大的功劳。”

    李复笑着点头。

    “是啊,定方,你来庄子上有两年了吧?”李复看着苏定方认真地问道。

    苏定方笑着回应。

    “是啊,时间过的还挺快,这一转眼的功夫,就两年过去了。”

    回想起来,苏定方也是有些唏嘘。

    刚刚来庄子上的时候,那会儿庄子上还不像是现在这样,短短两年时间,庄子上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还有就是王府两卫,两年之内,也是脱胎换骨一样。

    “还记得,咱们去登州的时候吗?”李复说道:“之前去登州,我向你许诺过一些东西。”

    “我觉得,现在也是时候开始实现了,只不过,地点上有变化罢了。”

    “当初咱们选定的地点,是荒芜之地。”

    “但是这次不同,广州那边,沿海地区,可不算是荒芜啊。”

    “况且,海上来的商人众多,你对他们的船,多少有些研究,我想,从那里起步,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也算是累积经验了。”

    苏定方微微一愣。

    “殿下是说,我去广州?”

    “是啊。”李复说道:“总要有人,负责水师方面的事情吧?”

    “而且,地点方面,也不一定是在广州,反正,是沿海地区,泾阳王府麾下有商队,到时候可以在那边配合你行事,如何?”李复问道。

    苏定方微微颔首。

    倒也可以。

    只是,提起要离开庄子上,心中竟然会有些不舍得。

    回想这两年安稳日子,如梦似幻。

    可是,纵有万般不舍,心里也清楚,这庄子上,不是他长久的归宿。

    李复身边的侍女将温好的黄酒注入他盏中。

    “蛟龙当入海,猛虎当归林,岂能困浅滩,困乡野?”

    酒面浮着细碎桂花,苏定方盯着那些金色小点。

    "舍不得?"李复轻笑,"我也舍不得,你可是王府两卫最好的将军。”

    “你一身才华,总不能一直让你留在庄子上,领着王府两卫。”李复笑道:“经过两年的训练,王府两卫已经成了体系,即便是你离开了,两卫当中的两个校尉,也足够带领营地里的士兵们,继续守着庄子。”

    “至于裴行俭,就让他先在书院里安心学几年吧,等学成了,岁数稍长,还是要留在你身边的。”李复笑道:“他要跟着你学的东西可多着呢。”

    苏定方拇指摩挲着酒盏边缘。这问题他其实想过千百遍。

    要等多久,才会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了。

    “如果去了广州,专门让你组建一支水师,从无到有,你打算从何处着手?”李复问道。

    "买船。"苏定方斩钉截铁:“跟商人买现成的海船,召集工匠,临摹内部结构,加以改装,做训练用。”

    “但是,广州那边,还需要有属于咱们自己的船坞。”

    “这一套折腾下来,恐怕要花不少钱。”

    “而且,人才是最难得的,尤其是精通建造海船的。”

    “或许沿海地区不缺造船匠人,但是,大多都是满足离着海岸比较近的捕鱼需求,水师出海的战船,跟这个完全是两码事。”苏定方眼神里仿佛燃起了一团火。

    马周闻言,蹙眉。

    “若是朝廷未见成效,就先购买胡船,恐怕这事儿不会那么顺利的进行下去,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反对也没用。”李复信心十足的笑道:“要引进粮食的船只,他们反对?往后朝廷缺粮了,找他们要吗?”

    “百姓都吃不饱饭,不把粮食当成重中之重,不去保证百姓不被饿死,那国库里的钱粮,要留着做什么?发霉吗?”

    “朝廷的税收,大家都明白,是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李复反驳道:“所以,即便是有反对的声音,也会被驳回的。”

    “关键就在于,最后咱们能否拿出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占城稻。”

    李承乾忽然提问:"王叔,为何不直接派水师去占城?"少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案上的茶杯,"既然此事利国利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