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微微颔首。
“是啊,对了,除却曲辕犁,还有新式的水车。”
“你送来的奏章,朕可是读了好几遍。”
“百姓躬耕不易,这些有利于他们,能够节省民力的东西,大力的推行,这都是你的政绩啊。”
武士彠连忙拱手。
“臣也是听闻朝廷工部推行了新的工具,所以,照搬到地方上,按照朝廷的意思,在地方上大力推行,臣身为利州都督,管辖一方,为辖内百姓着想,也是应该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
“应国公,你是功臣,又是太上皇的旧友,此番你在利州任上,做的实在是不错,朕想着,要赏你些什么,这样,你自己提。”李世民笑道:“朕能做到,朕给你办了。”
武士彠在利州任上的政绩,实在是够耀眼,即便他是武德老臣,李世民还是很器重他。
毕竟,作为地方官,他做的实在是不错。
有能之人,不管是武德旧臣也好,息王旧部也罢,只要是能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他都会用。
武士彠闻言,连忙放下手上茶盏,深深一揖:"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
“唉↗~有功就要赏赐,若是有功不赏,岂不是寒了功臣的心?应国公,无须多虑。”李世民面带真诚。
武士彠依旧带着恭敬的姿态。
“那,臣斗胆,请陛下继续准臣留任利州,不管是曲辕犁还是水车的推行,臣想着,有始有终。”
"哈哈哈!"李世民突然大笑:“好个应国公,别人求之不得回长安任职,你倒是往外推。”
“臣确实是放不下利州的百姓,另外,利州那边,还打算明年要修许多水渠引水。”
"罢了。"李世民突然摆手,"朕准你再留任半年。"
“半年之后,你回长安,朕要给你派别的差事。”
“除此之外,你还想要什么?”李世民好奇问道,随后想了想,继续说:“不要说那些虚的,朕要实实在在地赏你些什么。”
“锦缎,金银珠宝等财货,等你回家的时候,就会送到你的家里。”
给臣子送钱,也是最实在的。
这些李世民当然不会忘记。
“那.......”武士彠小心翼翼地拱手:“臣请陛下一个恩典,容许臣前往大安宫。”
李世民哈哈一笑。
“不是什么大事,你往大安宫递帖子,太上皇准了,直接去就是了。”
“你自利州回长安,的确是要去见一见太上皇,毕竟,你们是老朋友了。”
李世民的心眼儿也没那么小。
现如今太极宫与大安宫之间的关系,好着呢。
李渊想出宫都随便出。
他在大安宫的日子,自在的很。
没有武士彠想象的那么严肃。
“如今大安宫里,太上皇那里可是有不少好玩的玩意儿,你去了,也能跟太上皇做个伴,朕想着,你这次回长安来,去大安宫,可是有事要做了。”李世民面带笑意地说着:“去的时候,带上几吊钱过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殿内气氛也随着李世民的话变得轻松起来。
武士彠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松了松。
“是。”武士彠应声:“陛下,臣突然还想起一件事。”
“哦?你说。”李世民疑惑地看向武士彠。
“臣这次回长安,带着孩子来的,臣想着,将她们留在长安。”
“哦?”李世民好奇:“你的夫人和孩子们都一同来了长安?”
武士彠摇头:“是臣的次女,还有她的母亲......."
李世民恍然大悟。
是续弦和续弦的女儿。
“既然如此,便留在长安就好,这种事情,是你的家事,倒也不用与朕说。”李世民摆了摆手。
“是臣想要求陛下一个恩典,准许臣的女儿,能够在泾阳县的书院入学。”武士彠说道:“臣听闻泾阳县的书院,是招收女弟子的,因此,臣也想让女儿去读书。”
李世民微微挑眉。
原来是这样啊。
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应国公倒是消息灵通,连泾阳书院的事都打听得这般清楚。"
武士彠连忙解释:"臣途经泾阳时,道听途说了一些,那会儿小女正好在臣身边,臣就专门着人打听了一番,这才知晓。"
"朕准了。"李世民突然打断他,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笑,"不过..."他故意拖长声调,"你可知那书院是谁办的?"
武士彠一怔:“臣知道,与朝廷有些关系,那书院里,有国子监的博士,甚至连颜相公都在那里。”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