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514章 太极殿内斥群臣

第1514章 太极殿内斥群臣(2/3)

民嗤笑一声。

    郑元璹直接跪地。

    “臣会请完家法后,请国法议罪。”

    李世民微微颔首,在这个问题上,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点。

    也只是一点点。

    “证据摆在这里了,你们可以,尽情看。”李世民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当然,这还只是一半,还有更多的,都存放在百骑司衙门的库房里。”

    “汗牛充栋啊!”

    “你们敢做!朕都不敢想!!”

    魏征老老实实的站在群臣队列里。

    原本还想要添一把火,但是眼下看来,在群臣面前,陛下的态度不但没有软几分,甚至更加强硬。

    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始终如一。

    “昨天下雪了,大雪下了一天一夜。”李世民在殿内踱步。

    “这场雪,下的好啊。”李世民语气突然感慨了起来,仿佛在自言自语。

    “雪一盖,什么腌臜都看不见了。“

    “可惜,雪总会化的。“

    “诸位爱卿,尽早来太极宫上朝,冷吗?”

    无人敢回应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呵呵一笑。

    “你们当然不冷。”

    “家有炭火,出门则锦帽貂裘,有马车步撵。”

    “厚实的大氅往身上一披,寒气隔绝在外。”

    说罢,李世民指了指太极殿内的炭火盆。

    “到了殿中,又有炭火。”

    “哦,当然,可能对你们来说,最冷的地方,就是这太极殿了吧?”

    众人听闻此言,无不心惊胆战。

    “你们不冷,可是朕冷!朕心寒!”

    “都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啊!”

    “看看被抓的那些人吧!”

    “哪一个在朕的面前不是满嘴的仁义道德!”

    “他们烂了,你们以为朕的心里好过吗?!朕痛心疾首,民生尚且如此艰难,朕,有愧于百姓。”

    李世民转身,回到丹墀之上。

    “还有你们!”

    “现如今,都光鲜亮丽,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的站在这里。”

    “扪心自问,干净吗?问心无愧吗?!”

    “朕知道,或许有些人,比之更甚,但是朕劝你们,好自为之。”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瞒一辈子的,事情,但凡做了,总会有露出来的一天,总会,为青史所记!”

    李世民目光扫视过群臣。

    “朕即位的时候说过,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这就是所谓的,臣侍君以忠?”李世民伸出手指,指着殿内的十几口大箱子。

    “处决罪犯的诏令,朕已经下发三省。”

    “按照宫里的意思办吧。”

    李世民话音落下,群臣只有老老实实拱手应声。

    这个时候,魏征出列。

    殿内众人见到魏征,眼睛都瞪大了。

    他这会儿站出来要干什么?!!

    “陛下。”

    “玄成有何话要说?”李世民垂眸看着站在下方的魏征。

    “臣请,增设刑场。”

    眼下,不够,不够壮观,不够激烈。

    这次流的血,要给所有人以警示!

    往后,还要做同样的事情,务必让所有人想起,行刑当天的血流成河。

    李世民眯起眼睛:“哦?“

    “西市口一处不够。“魏征声音冷漠,可是字字落在其他人身上,却如同惊雷。

    这个魏征,还嫌不够乱吗?

    “臣以为,可以增加朱雀大街、承天门、东市三处同时行刑,西市口一处.......不够。”

    西市口,地方再大又能有多大?

    长安城要看热闹的百姓有多少?

    “此举也是让长安城的百姓都看看,什么是王法如炉,这是朝廷给百姓的一个交代。”

    “大云寺案最终得以见天日,臣以为,应当宣扬,应当让百姓们知道这案子的始末,朝廷也并没有滥杀无辜,其次,大云寺涉及到的那些人命官司,也应该成为警惕。”

    “朝廷警惕,地方官府警惕,也让百姓们重新信任朝廷。”

    “君臣之间相互信任是道义,那百姓与朝廷之间的相互信任,更是如此。”

    李世民微微颔首,对于魏征的提议,十分满意。

    目光看向郑元璹。

    “郑卿以为如何?”

    郑元璹闻言,捏着玉笏的手指节微微发白,终于开口:“老臣...附议。”

    李世民眯着眼睛,脸上这才露出几分不冷不热的笑容。

    “附议,附议好啊。”

    “臣等附议。”殿内众臣纷纷行礼。

    李世民身姿挺拔,负手而立。

    “那就,三省批复,六部下发吧。”

    说完,迈步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