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之低调人生 > 第157~158章 和田玉

第157~158章 和田玉(2/2)

起从昆仑山上开采的“山籽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它那一层天然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所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

    “那师傅,那怎么分辨真假呢?”郝卫东拿着籽料料爱不释手,很圆润,适合把玩,难怪古往今来人们都爱玩这个物件。

    “购买“籽玉”时,需要注意仔细辨别那些经人工磨圆、染皮作伪的假“籽玉”。主要是区分活皮和死皮。”那三儿拿出真本事来,现场教学,“你们看,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就像这个,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就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那三儿从带来的包里掏出一件,递给郝卫东,“但是死皮就不一样了。你们看,我找来了一件,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这就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继续解释,“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都是秘传的,我不清楚,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

    那三儿又说出另一种造假手段,“造假皮是一种,还有就是滚料。市场上最多见的冒充籽料的就是滚料啦。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的人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这种假籽料太具有欺骗性,蒙骗了很多人,我自己就多次上当。”

    那三儿又从包里掏出一个样品,“瞧,这个就是滚料。价格不高,一般30元左右即可买下一块。若是籽料,相同的体积,怕都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之间。”

    郝卫东拿着样品翻来覆去的看,没看出什么不同,“那师傅!这怎么区分出来呢?”

    “那就要认识汗毛孔。咱们古董行里的说法,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它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三儿又从自己兜里掏出来常备工具放大镜递给郝卫东,“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郝卫东用放大镜看看,很兴奋,“是!是,真的像你说的,放大镜下面看到就不一样了!”然后把放大镜给郝强来看。

    现场教学之后,那三儿还主动提出来,古玩行当里面鱼龙混杂,需要带郝卫东去潘家园古玩市场转几天,学习下古玩行的规矩,免得被人下套。郝强父子自然很满意,郝卫东还留下那三儿一起吃了顿家宴。

    这天离开时,郝强给郝卫东一张1000万的长城卡,告诉他密码,让他大胆去收,但要注意安全,只和正规新疆玉石企业合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