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等着瞧吧,你现在已经日落西山,落寞是必然的。而我,必将成为大唐天空中最亮的星。姐夫,你放心,看在我姐的面子上,我不会杀你,而且还会好吃好喝的供着你。只不过,我只能放过你和我姐,至于你那些其他的女人,我兄弟很有兴趣。我都想好了,就在囚禁我大哥的院子边上给你弄个院子住。你如果对我姐厌倦了,完全可以翻我大哥的墙头,他家女人多。”
…………
麻痹,整个就是一孩子过家家。
你还是个孩子,你过家家,咱不挑你的理,可是你拿咱女人说事,咱可不能惯着。
“青雀,你有女人吗?”
“姐夫,你这心操的够多的。你都已经自身难保了,还担心我的终身大事?你瞧瞧我,就我这条件,还能缺女人?实不相瞒,母后已经给我物色了一位贤良淑德,秀外慧中的媳妇,将作少匠阎立德的千金。”
听到李泰这话,张牧突然想到唐初大画家阎立本。阎婉是阎立德的长女,画家阎立本的侄女,出身名门望族。
既然你有女人就好办,你拿咱女人说事,那咱办你的女人,不过分吧?!
此时太极殿大门打开,等文武百官进去又等了一会,李世民这才带着王全姗姗来迟。
等开场白说完,一些官员说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后,现场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该说正事了。
“众卿家说说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如何?”
李世民单刀直入,众人立马脊背发凉。
这政策在几个月前,张牧就已经提出。这段时间内,李世民几次三番在早朝上翻来覆去提出,众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李世民再次提出,张牧也刚好上朝,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来真格的了。
此时文武百官的心思出奇的一致,你铁了心的要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咱如果当面反对,定然没有好果子吃。
虽然不能出面反对,可也不能赞成。毕竟谁都不是沐国公那样的傻子,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看到无人理睬自己,李世民的面子很是挂不住。“房相,你是工人最有谋略之人,又是大唐丞相,你说说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如何?”
房玄龄不是愣头青,他知道此时自己正被架在火上烤。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惜字如金的房玄龄这八个字足以让李世民接口说下面的话。
“好,既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那就必须推行。朕任命沐国公全权推广此事,有没有人有意见?”
…………
李世民说完,众人都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着张牧。
这也难怪,推行这个政策,是得罪天底下所有士族官绅,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之事。
尤其是李泰,更是幸灾乐祸嘀咕着:
“蠢货,大蠢货。”
张牧也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李泰,你小子的好日子到头了。
看到没人搭腔,李世民一点也不意外。“沐国公,你表个态,能不能办好这事?”
“陛下,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臣自然是愿意效劳,只不过臣需要帮手。”
张牧这话说完,众人立马人人自危不由自主往后退一步,更有甚者恨不得将头缩裤裆里,唯恐被张牧当场点将。
看到众人这表情,张牧幸灾乐祸看着李泰。“魏王,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与臣一起推行此事?”
李泰:“……………”
我尼玛,合着你在这等着咱呢?
“沐国公,本王身为大唐的王爷,自然是要为国出力。只不过本王现在很忙,实在是抽不开身。”
李泰话音刚落,一众官员立马出面帮李泰解围,纷纷述说李泰需要忙的工作。
从这,张牧就知道李泰这小子不简单,从李承乾造反失败到现在,也只不过半年时间而已,就拉拢了这么多官员。
李泰也已经想好,如果张牧一个劲的盯着自己,就推两个小官员出来顶着。只要补偿到位,顶雷这事有的是人干。
哪成想张牧根本不在这事上纠缠,直接冲李世民说道:
“陛下,既然魏王没时间,那臣只能另请高明。”
“沐国公,你说说看,要谁?只要是你沐国公看上的人,朕都同意。”
“陛下,此话当真?”
“朕身为天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当真。文武百官都在早朝之上,你说说看,要谁?”
“陛下,臣要的人不在早朝之上。”
张牧这话一出,众人立马长长呼了一口气,唯恐张牧找到自己。
尤其是李泰,其他人都是只担心自己。李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