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 第168章 成为最大华资银行!兴建亚洲第一高楼!

第168章 成为最大华资银行!兴建亚洲第一高楼!(1/3)

    第168章 成为最大华资银行!兴建亚洲第一高楼!

    贝聿铭是建筑界的华人之光,他设计的这座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

    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象征华国。

    中银大厦日后获奖无数,它独特的造型简直可以说是香江地标,特别是大厦顶部的旗杆上还有华国旗帜,简直太赞了!

    现在秦宇有机会,当然要提前修建这幢香江地标。

    它不仅是中银的未来总部,也代表了中宇财团对香江前途充满信心!

    听到这话,何善衡方才明白秦宇兴建大厦的深意。

    “秦生,这座大厦还是由中银出资吧,和黄置地在中环有地段就方便点。这幢大厦既是给香江人看的,也是给大陆政府看的。”

    其实这就是一个表态,释放出来的信给大陆和港府两边看的。

    同时也是为了提振香江经济,增强市民的信心。

    邀请贝聿铭大师这事儿让何善衡去做,对方应该还在漂亮国。

    何善衡发出邀请后,贝聿铭大师很快便同意来到香江亲自设计。

    中银大厦必然会收到很多关注,因为它是在华英谈判这个特殊的时间段落成,以后说不定还会进入史书呢,贝大师兴致勃勃地操刀起了初稿。

    但秦宇将费用压缩到了10亿港币内,贝大师要多伤一下脑筋了啊。

    日后中银大厦建筑费用就只花了10亿港币,现在地皮是和黄置地出,这笔钱可以省省。

    汇丰那个大怨种花费了50多亿港币在中环建大楼。

    最后的建筑面积还没有中银大厦广阔,现在让他们看看中银怎么花小钱,办大事的。

    ……

    6月份。

    原恒生银行董事局主席何善衡携全体管理层召开记者会,中宇财团负责人秦宇出席会议。

    何善衡:“针对近期的挤兑事件,恒生银行想在此声明,我行将对所有储户和企业负责,履行资方职责。”

    “恒生银行控股权被中宇财团先后购入,持股比例从49%增持到100%,目前我行已经成为中宇财团全资控股公司,并且更名为‘中恒银行’。”

    “中银目前在香江的分行数目为48间,在奥门拥有一间分行,拥有香江8家中小型银行51%的控股权,并且跟港铁公司合作,取得在香江地铁沿线开设分行的专营权。”

    “中银现有超过2500名员工,100个服务网点,总资产超过1200亿港币,储户数量超过一百万人,存款总额将近550亿港币,外汇储备24亿美元!”

    “我行是香江最大华资银行,资方规模在香江地区仅次于汇丰。”

    秦宇:“中宇财团对中银拥有100%控股权,虽然为我司附属子公司,但中银拥有自主管理权,投票权,经营权,我司尊重何善衡先生的决策。”

    “即日起,中宇财团内外一切业务由中银负责结算,并且中工矿产交易所得24亿美元已经全部存入中银账户。”

    “另外,和黄置地将无偿出售香江中环的6700平方米旧美利楼地段给中银,并且邀请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亲自设计,由中工公司承建,在中环地段建立‘1号中银大厦’,作为新总部!”

    “中银投资十亿港币,大厦基地面积约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高368米!”

    “中银大厦预计将在三年后落成,高度将一举超越新加坡华联银行大厦,成为亚洲最高的摩天大楼!”

    “中银大厦象征着中宇财团支持香江经济,看好香江未来,香江的前途一定是亚洲金融中心!”

    中银国际成立,2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次于汇丰的华资银行!

    斥资10亿港币建设亚洲第一高楼,对香江前途充满信心!

    秦宇跟何善衡的发言信息量极大,几个关键词放出来后现场的记者媒体都震惊了啊。

    这下中宇财团有了银行,以后的交易都会跟汇丰银行脱钩。

    此消彼长之下,难保中银不会超过汇丰,成为香江最大商业银行!

    双方的声明发出后,很快香江各大报社和新闻台都进行了转播通告。

    而这时候中工出售金矿给沙逊家族和自由港公司的消息也在传播。

    这次交易额是整整24亿美元,可以说是香江开埠以来最好金额的收购案,叠加起来看简直不要太过震惊。

    在新闻上,24亿美元的消息简直狂轰滥炸,360度无死角地进入了储户的耳朵里。

    刚开始因为汇丰催债很多储户都开始挤兑小银行,现在何善衡明确发言,会对控股的小银行担责到底。

    24亿美元就在中银的账户里躺着呢,这可是相当于180亿港币的现金流,谁有本事就全部兑走吧!

    经过新闻地狂轰滥炸后,之前挤兑的储户终于冷静下来,而后开始将存款重新存入中银。

    毕竟有24亿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