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 第157章 给祖国修建4万公里高铁线路!

第157章 给祖国修建4万公里高铁线路!(2/3)

里的高铁总里程,就算是把国库掏空了也不够啊!”

    “计划虽然宏伟,但实施起来总会有困难,这笔钱中央银行都拿不出来。”

    “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秦宇同志提出的计划太过庞大,实施起来会有困难。”

    第181节

    一听到4万公里高铁里程,这群人被吓直摇头。

    好家伙,现在华国刚刚改开,全国上下都在忙着搞经济弄钱。

    现在筹资修建这么一个“华而不实”的高铁项目,这在方向上就错了啊。

    但陈濮如身为部长,眼光自然要长远一点,

    “秦宇同志,这些高铁网络是为了二十年后修建的吧,我们这一代负责建设,到了下一代就能体验到高铁网络的便捷性!”

    秦宇心说总算是有个明白人了,要是光看成本地话,高铁确实是不划算,但账不能这样算。

    “大陆改开以后,必然会有大量的务工人员往返沿海与内地之间,所以我断定,不出十年时间,铁路必然会出现运力紧张的问题。”

    “实行铁路货运、客运分流,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现在觉得价格昂贵从而放弃高铁项目,那十年之后必定会后悔。”

    “我们建议先在大城市开通高铁,方便城市圈之间的便捷交流,目前计划划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区,东北区四个高铁网络区域。”

    秦宇可不敢一口气在全国开建高速铁路,毕竟这是项投入巨大,收入缓慢的工程。

    先在全国划定四个区域,然后用高铁网络将他们串联起来,让这四个地区先发展。

    之后,再以四个区域为中心,发展其他高铁网络,一步一步完善4万公里总里程。

    秦宇想的挺好,但实施起来还是挺困难的,因为铁道部没有太多资金啊。

    “秦宇同志,按照你们的意思,高铁项目既要花钱修铁路,又要花钱采购动车组运营,可谓是投资庞大,但铁道部资金不足。”

    “而且票价应该是要上涨的吧,可目前铁道部可是国家部门,还没市场化呢,涨价会让我们背上骂名的。”

    老陈被群众称赞了一番,现在已经有了道德包袱,开始担心自己的名声了。

    而资金不足这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华国刚从一穷二白的坑里爬出来呢,又是修高铁,又是买动车组,这整的有点太高端,市场能接受吗?

    而且现在涨票价搞不好要被骂,现在的群众可不惯着铁道部,喷起来的时候铁道部只有站着挨骂的份儿。

    要是动车组真的上线后,那票价翻两倍都不止,你说群众会不会怒喷铁道部,届时来个铁道部门口泼大粪就搞笑了。

    秦宇记得铁道部在2013年才开始市场化,那时候也是华国高铁起步的时间段,高铁票价直接翻了两倍,但仍然有很多人乘坐。

    现在秦宇修建高铁的区域都是经济发展区啊,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富裕很多,高铁通车后,市场肯定是有的。

    至于市场化这个问题,秦宇也想到了:“陈部长,铁道部可以引进港铁公司来运营铁路,由铁道部不用负责出资,而港铁公司将负责筹资、运营、修建高速铁路,等于说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中宇动力去做。”

    “高速铁路修好以后,由港铁公司出资购动车组运营,每年港铁公司上缴20%的营收作为财税!”

    秦宇的意思就是,铁道部只负责发一块专营牌照,剩余的事情啥都不用管。

    无论是修铁路还是搭建电网,亦或者是采购动车组运营,这些事情都让秦宇来做。

    铁道部颁发的铁路专营牌照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专营牌照,港铁公司在大陆发展就跟香江一样了,秦宇想在哪里修铁路都行。

    一边修铁路,一边囤积地皮,等到日后韭菜的数量足够多,港铁公司不仅负责运营铁路,还能围绕着高铁站开发房地产项目。

    年底分钱的时候港铁公司上缴20%营业额,至于房地产赚的钱全是秦宇的!

    这样,铁道部既不用挨骂,也不用负担过重的资金压力,还能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陈濮如闻言后指着秦宇,笑道:“秦宇同志,你这是在搞铁路私有化的事情啊,以后大陆的高速铁路是归港铁公司还是铁道部?”

    “而且修建4万公里里程的高速铁路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个过程恐怕要20年时间,资金起码要上万亿,你从哪里筹集资金,别跟我说从银行里贷款啊!”

    从银行里贷款这种办法谁都会用,但要是这样还用得着秦宇吗?铁道部出面贷款岂不是更方便?

    秦宇心说你别急啊,既然都忽悠到这一步了,接下来自己就要放大招了!

    “陈部长,高速铁路铁道部占有100%产权,港铁公司只有运营权,不存在产权的纠纷,而且港铁公司保证绝对听从铁道部指示。”

    铁路象征着国家的主权,不可能出卖,所以只能说合作,秦宇能拿到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