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经此一事,往后侯希白也能稳重一些。
“那侯公子就先在我这里养伤,若还有哪里不舒服,务必马上派人通知我。”安隆叮嘱一番,又看向刚进门的侍女,吩咐道:“雪莲,这几日由你贴身照料侯公子,人出了事,我拿你是问!”
“是。”雪莲施了一礼。
安隆点点头,便要离开,去洗漱一番,刚才还没觉得什么,现在放松下来,脸上的味道怎么就这么刺鼻难闻呢?
侯希白却在这时再次开口:“前辈,晚辈还有一事相求。”
“侯公子请说。”安隆强压下恶心,耐心看向对方。
侯希白道:“晚辈偶然得知,阴癸派近日要对家师不利......晚辈本想见到家师后,将这件事与功法问题一并说了,未曾想......还请前辈出手相助,帮忙牵扯阴癸派。”
安隆听到这件事情后,并不意外,祝玉妍那个疯女人想找石之轩的麻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此事我会去关注,侯公子还请放心。”
“多谢前辈了。”侯希白说完,想要起身相送,不过一股虚弱感从身体中爆发出来,令他又跌坐回去,最终只好歉笑着,冲安隆作揖拜别。
安隆也不在意,又与雪莲叮嘱了一句,就走出了房门,而后袖子一挥,房门自行关闭。
房间中,雪莲上前搀扶起侯希白:“公子,奴婢扶您到床上休息吧。”
“多谢雪莲姑娘。”侯希白微微一笑。
回到床上,侯希白第一时间就开始打坐疗伤,雪莲见状,也没有退出房间,只是拉了张屏风过来,保证一下对方的基础隐私。
而后自己就开始摆弄起随身携带的医药包,保证待会儿侯希白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她好第一时间施救。
这也是她留在这里的根本原因。
雪莲,是当初被排挤至此的诸子百家之中,医家的传人。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医生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备受人尊敬,且所有人都不愿意得罪的存在。
可实际上,医者的地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崇高。
两汉就不必说了,独尊儒术的大背景下,诸子百家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被打压的存在,不差医家一个。
三国时期也没好到哪里去。
要说三国时期,比较着名的医者比如建安三神医,也就是华佗与董奉、张仲景三位。
其中,以华佗为例,在《三国志华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意思是,华佗本来是读书人,却以行医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
三国之后,比较着名的朝代有唐、宋。
前者,韩愈有一篇极为着名的文章,叫做《师说》,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意思非常直白,不用过多赘述。
后者,朱熹曾因‘孙思邈原以文名世,很有才学,学医后史书却把他归列为方技类,而不入儒林’而感到非常惋惜,唏嘘不已,谓:“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医贬为技流,惜哉!”
足可见医者在这些大学问的人眼中,是怎样的存在。
至于现如今,固然大明对于医者的态度有所改变,可总归因为历史遗留因素,而抱有一部分轻视态度。
反而不比蒙元这边,因为政治统治需要,甚至将医者排在了儒士前面,国子监亦开设了医学。
言归正传。
不谈雪莲如何,侯希白在有了屏风阻隔之后,眼睛微微睁开了一条缝隙,确认自己没被过分关注后,稍稍松了口气。
看来是糊弄过去了。
侯希白心中庆幸不已。
一开始,在得知师父下落不明时,他还真有些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在不暴露师父女儿存在的同时,借用安隆的势力去牵制阴癸派。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他还要将自己急切寻找师父的行为合理化。
若是理由找得蹩脚,定然瞒不过安隆这个生意人。
思来想去,他才敲定了这出苦肉计。
以自身性命安危作赌,彻底打消安隆的疑虑。
不死印法,就是他的托词。
不过,不死印法这门奇功,他并不会,石之轩也没有正经教过,只是在过去练功的时候,跟他提了一嘴。
侯希白也只知道这门奇功是师父融合花间派与补天道的心法,再结合佛学义理所创。
可以说,刚才跟安隆说的那些关于不死印法的情报,就已经是他了解的全部了。
至于他的伤势......说是不死印法导致的,倒也没有太大问题。
毕竟侯希白也明白,若是寻常的伤势,根本瞒不过以商贾为业的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