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让方证舍了这一身易筋经的功力,充当苏木突破的薪柴。
以换来少林的延续。
将心比心,从绝大多数了解内情的人的角度出发,方证答应这种条件,简直就是蠢得不能再蠢。
毕竟少林又不是方证出家的寺庙,来到少林之后,也没少受到本地僧人的排挤,即便是最后当上了住持,也少不得听些闲言碎语,再被寺中有名望的僧人攫夺权力,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架空的少林方丈。
不过方证还是同意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大德高僧了,方证总是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哪怕对方开口骂自己,他知晓对方的理由,并觉得合理后,也觉得骂得好,的确该骂。
那些闲言碎语便是如此。
至于易筋经的功力,在方证看来,这本就是取自少林的绝学,归还于少林也无可厚非。
也算是他这一代方丈在任的一点作为了。
不过现如今,苏木被井底青年牵动了奇思妙想,并没有如预想的那般被逼入绝境,反倒是黑白二僧因迟迟拿不下对方,而被引出了心中魔念。
当然,结果还是那么个结果,平局的金刚伏魔圈,堪称大团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三僧的底蕴严重亏空,不足以支付最初‘商量好’的报酬。
但对于方证来说,这算不得什么难事。
毕竟三僧只是底蕴亏空,而不是被废了,这二者之间可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对于宗师圆满来说,底蕴亏空而已,算不得什么麻烦事。
即便是不去理会,仅凭借身体吞吐天地元气的本能,要不了几个月也能恢复过来。
更不用说三僧枯坐了三十余年,早有亏空底蕴的准备,以及应对措施,再加上三人心意相通,若是一起运转功法,效率也能提高三倍,恢复起来就更加轻松了。
现在之所以表露出如此‘贫苦’,还是因为黄面僧知道自己的两位师弟要降服心魔,担心出现变故,以至于心魔再次隐于心底,所以才封了金刚伏魔圈的两处阵眼,断了二僧的补给,使得二僧亦能进入到那种心无旁骛的状态。
金刚伏魔圈外,青年看向方证的方向,就差把‘老子不信’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方证也不在意,笑着一个大踏步上前,下一秒,整个人就凌空虚踏,立于金刚伏魔圈显化的大钵盂上面。
旋即手掌摊开,真炁充盈,袈裟鼓荡。
道道金色真炁,于周身凝聚,混杂着天地元气,竟是在其背后显化出了千臂千手的法相。
而后方证大手一挥,法相随之而动。
数以千计的掌力当空落下,均匀砸在了金色大钵盂上面。
前文说了,为令自己的两位师弟背水一战,降服心魔,黄面僧主动堵住了金刚伏魔圈的两处阵眼。
以至于金色大钵盂无处卸力,此刻遭逢外力,还是强横如陨石砸落的千叶如来掌,便如在盛满水的缸中,点燃一根炮仗,无处释放的压力,顿时令金色大钵盂炸裂开来。
金色大钵盂虽是金刚伏魔圈显化的异象,可却也是实实在在有真炁与天地元气混合而成,如今炸裂开来,一枚枚碎片,比之须弥山掌的掌力还要有形有质。
好在,方证这个点燃炮仗的人,并没有丢下烂摊子自己走人。
便见当空而立的千臂千手法相陡然一变,掌势随之流转,一只只金色佛手见缝插针,将朝着中心四人迸射而去的真炁碎片,尽数拦截下来。
而没有了金色大钵盂碍事,三僧本就亏空的身体,便犹如干瘪的海绵,整个浸泡到了湖泊当中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天地元气,又将其转化为先天气,最终填补自己的底蕴。
只不过,三僧此刻就像是欠债不还的老赖,账上但凡有一点银钱,都要被苏木这个眼尖的债主给收走。
以至于三僧当中,也就黄面僧这个守信人,兼还剩下一些存款的老大哥,在赚钱(转化天地元气)的同时,帮衬一下自己的两位师弟。
只可惜,杯水车薪。
二僧仍旧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
方证见到这一幕,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觉得苏木此举有什么不妥。
毕竟四人非亲非故,前不久,甚至还可以说是打生打死的仇敌,现如今知晓内情,愿意化解仇恨,反过来还帮助二僧营造一个降服心魔的绝佳状态,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还指望人家白出苦力?
当然了,二僧此刻正处于降服心中魔障的紧要关头,便有如前线吃紧,可不能再被断了粮草供应。
既然于情于理争不过、也不能和苏木去争。
方证便只能改变打法,既然争不过,那干脆就扩大供给,让天地元气赋予的不用去争。
反正自己这三位师伯转化天地元气的效率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他这位做师侄的,理应帮衬一把。
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