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若放下兵器投降,我又岂能杀他泄愤呢?自然要由庐江王来做决断。多半是是这马超自己想多了。”
“哈哈哈哈,姜将军无须多虑,马超名气虽盛,但终是敌将,死了就死了,我倒是听闻马超当年起兵犯长安,使其父亲和弟弟为曹操所杀,乃不孝之人。既如此,这尸体就随便收敛掩埋吧。”
诸葛瑾又看向强端:“强端首领,此战皆赖你之助,我必上报庐江王,想必庐江王必有重赏。只是这雷定跑了,他助马超与我军为敌,我军不能放过他,届时还请首领带个路。”
强端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站错队。
“姜将军、杨将军,阳平关后事还得两位处理。如今黄汉升大军正在攻打南郑,他兵力不足,我既已攻下阳平关,就当尽快去支援。”
“贺将军、朱将军,你们去整顿军队,明日大军出发,进军南郑。”
诸葛瑾比谁都急,三两句话,就把后事托付给姜叙、杨阜、傅干和强端几人。次日,诸葛瑾率军出发,兵进南郑。
……
南郑。
转眼间,黄忠大军攻打南郑已有数月,双方战事胶着。黄忠曾数次攻城,在关羽的坚守之下,均无功而返。
攻城攻得无聊之时,双方还会列阵单挑。黄忠和关羽数次单挑,也是不分胜负。不过,黄忠年纪大了,每次打了五十个回合后,魏延会自告奋勇,上去顶替他,与关羽交战。
黄忠也知道魏延担心他的体力撑不住,就接受了魏延的好意。魏延武艺虽不如关羽,但他胜在正处壮年,体力和技艺都处于巅峰。关羽激战黄忠后,也是气喘吁吁,魏延此时与他交战,丝毫不落下风。
只是,不是只有黄忠和魏延会玩车轮战,关羽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关平就会主动杀上去,把父亲给替下来,再与魏延交战。
关平年仅二十出头,武艺和经验还未大成。但在关羽消耗了魏延的体力后,他也能与魏延打了个平手。反正,多次列阵单挑,双方总能打个平手。
在攻城上,黄忠和庞统想了不少办法,均未能奏效。例如,陈军曾趁单挑之时,发动突袭,但关羽警戒心极强,双方一场大战之后,陈军无功而返。庞统也曾献计诈败,引诱关羽追击,可是关羽并不上当,追着追着,就停了下来。
总之,关羽防守谨慎,庞统无计可施。既然无计可施,那他干脆就不打算用计了,双方就这么耗下去。反正陈军粮道无忧,张合又占了梓潼,南郑粮道已断,待其粮尽之时,这城自然就破了。
当然,黄忠和庞统也知道,关羽多半早有准备,南郑里面至少还有几个月的粮草。两人认为,耐心等待,总能等到关羽粮尽之时。
另外,每隔一段时间,黄忠都会率军攻城,给南郑施加压力。
这天正是他攻城之日,黄忠列阵于城下,士兵们做好了准备。
黄忠率领陈军首先发起了对南郑的进攻,他深知关羽及其守军的勇猛,因此采取了远距离攻击的策略。
黄忠命令士兵在八十步的距离内使用弓弩进行射击,试图削弱守军的防御力量。一时间,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墙,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火力网。
然而,关羽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也命令守军以弓箭对射,坚守城池。城墙上的箭矢与黄忠军队的箭矢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形成了一场激烈的箭雨之战。
在箭雨之战中,陈军仍是凭借着弓弩之利,慢慢占据优势,关羽的守军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黄忠又下令士兵们使用云梯攀爬城墙,试图突破关羽的防线。云梯缓缓升起,士兵们开始攀爬城墙。
然而,城墙上的守军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他们手持兵器,向攀爬的士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城墙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尽管陈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未能突破关羽的防线。荆州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抵抗精神,成功地守住了城池。
黄忠看到仍是坚不可破的南郑城,心中微微失落。
“士元,你我攻这南郑也快半年了吧?这关羽严防死守,把这南郑守成了铜墙铁壁,你我愣是没办法。”黄忠心里暗恼,但也对关羽起了敬意。
或许是几面开战的缘故,自从攻南郑的投石机被毁了之后,新的投石机迟迟没有送到,这也让黄忠无奈。
“我军派一部分大军南下之后,这兵力就略显不足,又没有投石机助阵,想攻破南郑,已是难上加难。不过汉升无须着急,其实以我看,南郑已坚持不了多久了。”
“哦,何以见得?”
“今日我军攻城,甚是猛烈,关羽反击也是猛烈,但我军弓弩很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