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恢宏的场面,都需要专业级的无人机来拍摄。
实际上,这四款无人机,都是轻型无人机,连小型无人机都算不上。
都是星逸轻型无人机部门研发的成果。
而星逸小型无人机部门也没闲着,也做出了很多优质产品。
这些无人机体积更大,重量更大,都在8-30近,售价也更高。
不过不是消费级,而是工业级,往往用于巡检、检测、教育、航拍、勘测、军事、摄影测量等等。
这些工业无人机,售价更高,往往是几万,十几万起步,并没有直接发布,也没有大规模量产。
相反都是研发出来后,去找需要的机构和企业,进行推广。
必要时进行特殊定制。
毕竟不同的机构和单位,需要的性能偏向不同,配置也不同。
同样,星逸中型无人机部门也研究出了几款优秀的产品。
空机重量就超过30斤,载重20-250斤之间,用于物流运输和农业植保,以及应急救援。
星逸中型无人机的第一个客户,就是泰山景区!
索道出于安全考虑和法规要求,只能运人,不能运货,夜里停运期间也要按时维护保养。
过去泰山的货物运输大都是挑山工,但今后,将采用星逸中型无人机+挑山工组合的方式。
此外,星逸大型无人机部门也有成果产出,研发出了大型星逸物流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在几百斤到几吨之间!
完全可以用于跨城市物流运输!
但目前只在个别地区进行了试运行,比如济州和岛城之间的运输。
一架大型星逸运输机从济州起飞,满载星逸手机、星逸电脑到岛城,充满电后,再满载小型的星逸智能家电回济州!
不仅效率奇高,成本也很低。
但想要全国普及,那还得走流程,看政策。
当然,工业级无人机的销量高不了,最主要的还是消费级无人机。
没让王逸失望,星逸无人机一发布,就全球热销。
不仅国内热销,欧米日韩也热销。
仅仅半年时间,星逸无人机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台,营收超过200亿人民币!
四年磨一剑,直接稳定全球第一!
而星逸科技又多了一个现金流来源。
同样,星逸汽车也卖得越来越好。
特斯拉三十万左右的model 3,性价比奇高,但产能陷入地狱困境。
自从去年发布开始,直到今年七月份才开始交付,性价比很高,但产量很低,交付量很少,一个月只有三四百辆。
而星逸科技则在今年3月份就发布了星逸3系列,全面对标modle 3售价30万起步!
星逸科技非常在意品牌定位,不会将5系列大降价,而是推出全新的3系列对标特斯拉model 3。
实际上,星逸5畅享版、尊享版新款和老款价格都一样,补贴前依旧是46.88万和56.88万,没有丝毫降价。
也只有智享版的新款,从补贴前76.88万降到了71.88万,降价了五万。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销量高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76.88万的售价太高,把很多用户劝退,买了尊享版。
如今降到71.88,加上补贴后,只有66万左右那销量瞬间爆了!
很多准备买尊享版的,都选择加价15万上智享版!
而星逸3售价对标modle 3,但配置更好,颜值更高,智能化更好,辅助驾驶更聪明!
并且产能充足,是特斯拉model 3的十倍,月交付都在2万辆以上!
很多客户等了一年modle 3仍旧在排队,至少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交付,实在等不了,转头就取消订单,买了星逸3系列,一周不到就提车!
于是整个2017年,特斯拉的model 3只交付了2200辆,所有车型全部加起来总共售出10.3万辆。
而星逸汽车,仅仅一款3,就足足卖了25万辆!
比特斯拉全系列销量都高,是特斯拉全年销量的2.5倍!
这还是上半年星逸3产能不足,还在爬坡的情况下,否则能卖的更多!
而星逸汽车2017年的总销量,更是高达78万辆!
其中,星逸5销量22万辆。
星逸X5销量31万辆。
2015年,星逸汽车年销量只有15万辆。
到了2016年,就达到了41万辆。
2017年更进一步,销量达到78万辆!
前世,特斯拉2020年的水平,星逸科技提前三年做到了,并且超越了!
这几年,电动车还是蓝海一片。
特斯拉产品力没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