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1443章 海峡追击战(八)

第1443章 海峡追击战(八)(1/2)

    “王中民,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行动?”

    就在王中民犹豫的时候,作为此次行动带队指挥官周仕雍当即在无线电里大声质问。

    “长官,敌人的防空火力网太密集了。”王中民忍不住辩解起来。

    “那又如何?你们驾驶着P47战斗机都不敢行动,难道让我们的轰炸机去不成?

    立即行动,必须给鱼雷机争取进攻机会,这是命令。”周仕雍大声吩咐起来。

    “是,长官。”

    王中民无奈,只能答应。

    就在他思考怎么行动的时候,无线电里传来自家中队长的声音。

    “都愣着干什么?跟我一起冲,敌人那种可以发射火箭弹的防空武器有时间限制。

    它们要隔几分钟才能发射一次,这就是我们进攻的机会。”

    听到这声音,王中民顿时大喜。

    很快,他就看到了侧前方飞来5架P47战斗机,正是杨粟五人的座机,显然他们还没有撤离此地。

    “长官,你们的燃油还能坚持吗?”王中民当即问道。

    “再冲锋一次肯定没问题。一切听杨粟的指挥,他有俯冲轰炸的经验。”

    徐吉祥知道自己不适合带队俯冲,于是就让有经验的杨粟带队,

    很快,天上的10架P47战斗机完成了重新组队,依然是2架一个编队,对着那两艘伊势级航空战舰再次发起了俯冲攻击。

    面对两艘航空战舰的密集火力网,杨粟的P47战斗机左右闪躲,躲开了那356和127mm火炮发出的烧霰弹。

    他们采用的是三式对空弹,又叫三式烧霰弹。

    这种对空炮弹,采用了延时引信,一旦爆炸,其内部的小型破片弹和小型燃烧弹就会在空中炸开,非常适合用于对付敌方密集编队的战机。

    这种炮弹兼具有燃烧弹和破片弹的特点,如果被其击中的话,是可以使战机机身受创。

    而且内部燃烧弹的材料具有黏性,一旦粘在到战机的机身上,是可以使金属蒙皮变形或融化,对自封式油箱的橡胶也具有不小的破坏能力。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来说。

    实际上这款炮弹的实战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至少P47战斗机就没有受到影响。

    而且因为P47战斗机编队是从两艘伊势级航空战舰的后方发起的俯冲,导致两艘战舰的那16门356mm主炮没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就连25mm防空炮也都没产生多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杨粟已经开始了高速俯冲。

    “投弹不能低于2000英尺,最好在2500英尺就投弹。”

    因为他们是诱敌,所以没必要过分去冒险,只要把炸弹在一定高度上投下,并牵制住两艘航空战舰以及周围其它军舰的防空火力就行,给后面的轰炸机群提供进攻的机会。

    尤其是那4架已经在下降高度的鱼雷机提供投放鱼雷的机会。

    对付排水量数万吨的军舰,尤其是还是战列舰改装的,只靠炸弹是很难击沉,除非运气好,刚好命中军舰的弹药库或者燃料库。

    但那并不容易。

    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鱼雷攻击,不说靠一枚鱼雷就击沉一艘三四万吨的军舰,但只要能让其减速即可。

    只要军舰减速,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对付它。

    很快,由杨粟带头的第一编队率先完成了俯冲。

    因为杨粟的飞机已经没有了炸弹,所以直接是机载机枪火力全开,对着日军军舰疯狂扫射。

    后面的那架飞机则是按照杨粟的提醒投下了两枚炸弹,都是瞄准伊势号的飞行甲板,因为就那目标大。

    而就在他投弹的时候,伊势号那28联装喷进炮开火了,吓得这名飞行员连忙拉升,并仓促地投下了炸弹。

    两枚炸弹在距离伊势号差不多二三十米的位置爆炸,并未对这艘庞然大物造成什么伤害。

    虽说攻击失败,但后面的编队也在高速俯冲之中。

    五个编队,三个对付伊势号,两个对付日向号。

    最终以被击落1架、击伤2架的代价,投中了两枚炸弹。

    伊势号和日向号的飞行甲板各自挨了一枚。

    但没等日军松口气,12架B25战斗机也出现了在了舰队上约2000多米的空中,继续吸引了日军防空火力的注意。

    而这时,已经下降到了不足800米的高度。

    这4架由民33式侦察机改装而来鱼雷轰炸机搭载的是美国MK13航空鱼雷,当然不是早期型号,而是最新的改进型。

    改进后的MK13航空鱼雷可以在2400英尺和410节空速范围内发射,极大地增加了投放飞机的安全性。

    毕竟早期的MK13鱼雷只能在50英尺高度和110节空速下发射,那是逼着飞行员开着鱼雷轰炸机贴着海面以低速投弹。

    这也是为什么太平洋战争初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