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阴脉先生 > 第九百四十二章 你看到了什么

第九百四十二章 你看到了什么(1/2)

    清剿六处仓库的行动都获得圆满成功。

    以有心算无心,参与行动的道士只几个人受了些轻伤。

    仓库里除了预料之中的人骨、器官、鲜血、泥土、清水寺供品之外,还有大量珍贵的金玉珠宝、檀香鲛烛,以及数个被迷昏的孩子。

    道士们没客气,把金玉珠宝檀香鲛烛一应作法事能用到的东西都搜刮一空。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码头。

    照神道人领着白云观弟子伏击最后一伙撤离的密教和尚,为了要活捉他们,动手的时候没有下杀招,以至于最后虽然成功,但却人人带伤。

    这让照神道人脸上有些拉不下来,看到我的时候,连连感叹,这辈年轻人不行,到底没见过真阵仗,平时练得再好,到了真章的时候,还是避免不了露怯,想他在这个岁数的时候,不说身经百战,也是千锤百炼。

    说到这里,他不往下说了,只讪讪地朝我笑。

    我说:“道长,时代不同了,太平盛世,他们要是能像你一样身经百战的锤炼,那你就得担心白云观能不能平安的问题了。”

    照神道人“嘿嘿”干笑了两声,道:“这样也好,太平年月好啊。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太平好啊!这趟之后,我就不出门了。人老啦,得守铺,多活几年,多看看太平世道。老辈人都传说有个太平年,那年月世间不愁吃和穿。下雨变香油,下雪成白面,下雹子就是那叮叮当当落洋钱……”

    他轻轻哼唱着,背着手走开了,步子轻闲惬意。

    我依旧返回中区警署住着。

    仓库里的供品都交给罗威礼来处置,算是他顺着工地线索查获的。

    只是照神道人活捉的那几个密教和尚却没必要给他们。

    对于我出去干什么了,整个中区警署没有人多问哪怕一句。

    二十九日闲闲无事一整天。

    三十日上午,警署里收到了派送下来的新徽章。

    罗威礼特意拿来给我看,告诉我今晚,他们都会上街执勤,午夜准时集体更换徽章。

    当然,他说这话的重点不是换徽章,而是全体上街执勤。

    我笑了笑,对他这些天的照顾表示了感谢。

    傍晚时分,警署变得空空荡荡。

    电视里密集播报着回归相关的各种新闻,尤其是仪式庆典的筹备。

    我收拾好一应随身物品,又点了三炷香插在窗台边沿,然后盘坐床上闭目养神。

    不多时,心有所感,睁开眼睛,扭头看向门口。

    陆尘音出现在那里,冲我招了招手,道:“走啊,陪我逛一逛。”

    她换穿了身道袍,没戴帽巾,只简单扎起来,发髻间横插着柄木剑。

    自打正式下山后,她除了在白云观里,其他时间从不穿道袍。

    我没有多问,起身随她走出警署。

    天空飘起了小雨。

    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两旁的店铺都挂起了红旗,五角星与紫荆花交错。

    远处高楼的巨大电子屏上打着“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字和巨大的区旗。

    维多利亚弯里的英国军舰发出缓慢低鸣。

    各处的英国旗帜正陆续降下。

    到处都是人,兴奋的躁动,风雨无消。

    茶餐厅伙计踩着梯子更换招牌,将"英皇道"的路牌套上绣紫荆花的绸布。

    穿白背心的阿伯正用抹布反复擦拭"庆回归特惠套餐"的塑料立牌。

    街边卖鱼蛋的阿婆正揭锅装盒,蒸腾蒸汽同雨雾混在一起,吹动了头顶的红旗。

    陆尘音便在街巷间漫无目的游走。

    我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同时感受着街头巷尾弥漫的无形却有质的喜悦。

    这一刻,渺小的个人命运与宏大的家国叙事合为一体。

    家国天下,四个字,化为了视野中再具体不过的人与事。

    我们最终走上了太平山顶。

    由此俯瞰整个港岛,所有具体的人都化成了光华绚烂的霓虹下微不足道的注脚。

    “就在这里吧。”

    陆尘音在山崖边选了个块石头,抱膝坐在上面,默默地注视着下方。

    我站到她身旁,向青马大桥方向眺望。

    雨夜迷蒙,十余公里外的青马大桥本不可见。

    但此时此刻,虽然看不到桥,却能看到一串红点横穿黑暗,映出大桥的轮廓。

    那是为了破东密和尚窃运风水局做所的布置,沿着大桥拉索挂满红灯。

    这只是最显眼的一处布置。

    其他的各处也都在依法施为。

    虽然来港的东密和尚都已经死光,但为了稳妥起见,之前破风水局的布置并没有停止。

    而释仁正则在皇后广场上领着一众内地和本港的僧人在做祈福法会。

    当然,在我不知道的各个地方,还有更多的人在为这一夜的平安渡过而努力。

    就好像南海横波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