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1493章 姨娘北上

第1493章 姨娘北上(1/2)

    而现在,不管是大楚国,还是大吴国,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了。

    金银造出去了,朝廷暂时不缺钱花。

    至于物价高了,杨钦和陈仲德已经顾不上了。

    要么,败了就亡国,物价高,百姓骂,跟他们还有毛线的关系。

    要么,打赢了,再把多造的金银回收过来,物价就能稳定了。

    但让杨钦和陈仲德头疼的是粮草,价格太他娘的贵了。

    用朝廷多造出来的金银去购买粮草,代价是非战时的十倍还要多。

    一旦战事继续拖着,一旦这些金银再花完,朝廷还得再铸造金银,物价还会再继续上涨。

    只要有金矿和银矿,朝廷铸造金银肯定不是问题。

    可是,老百姓吃不消啊。

    物价嗖嗖嗖地往上冲,会使得很多老百姓吃不起饭了。

    老百姓吃不起饭,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就会有人造反,因为造反或许还能是一条生路。

    北境战事还没有结束,若是大楚国和大吴国内部再乱起来,估计北境战事就能提前结束了,陈仲德和杨钦的命运也可以早日宣判了。

    所以,杨钦和陈仲德吃不消啊。

    这时,萧奇峰给杨钦和陈仲德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杀鸡取卵的主意。

    任何一个朝廷官员,完全两袖清风,绝对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正直的官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水至清,人至察。

    任何一个粮商,如果不跟朝廷官员勾结,绝对做不到,所以他们铁定也会有问题。

    萧奇峰给他们出的主意是,找几个大的粮商开刀,问罪抄家,将其粮食收归朝廷所有。

    粮商勾结朝廷官员,说起来两边都有罪的。

    但是,朝廷只对粮商下手,并不动那些朝廷官员,后者自然就不敢出面去保粮商。

    商人嘛,赚钱的时候,必须得勾结朝廷官员,才能赚大钱。

    可若是出事的时候,朝廷官员不保他们,他们跟普通的百姓就没多大区别,只能任由朝廷宰割了。

    当然了,粮商的手里也会有那些官员的贪污受贿证据。

    可惜的是,如果皇帝不想动那些官员,这些证据就暂时不会起作用,只能是皇帝震慑那些官员所用。

    萧奇峰的这个办法,虽然有点馊,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绝对算得上是妙计。

    至少,总好过继续造金银流入市场,造成物价超级膨胀,老百姓吃不起饭,揭竿而起吧。

    杀几个粮商,算什么,根本闹不起来任何的浪花。

    这个法子确实好用。

    杨钦和陈仲德很快就感受到了。

    只是杀了几个粮商之后,不管是大楚国,还是大吴国,粮仓基本上就又满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杨钦和陈仲德也就慢慢淡定下来,继续支撑着北境之战。

    可是,毕竟是杀鸡取卵嘛。

    因为燕州对大楚国和大吴国进行了经济封锁,大楚国和大吴国的商人,可以从燕州购买到很多的物资,唯独粮食不行。

    也就是说,大楚国和大吴国的粮食必须要靠自力更生才行。

    大吴国还行,地域比较广,粮草还能勉强支撑。

    可大楚国就不行了,就那么几州的地方,哪里能支撑几十万兵马作战。

    但杨钦也算是下了狠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垦荒地。

    只要你有余力开垦了荒地,朝廷就会有奖励,皇粮的征收比例也会减半。

    这一项国策,确实很不错。

    如果放在平时,老百姓们的积极性铁定会非常高。

    可在这个时候,就不太一样了。

    因为大楚国投入了太多的兵力在北境之战,以至于造成很多老百姓家里缺少壮丁。

    自家的田地还照顾不周呢,哪有多少余力再去开垦荒地呢。

    所以,杨钦的这个鼓励政策之下,大楚国并没有开垦多少荒地。

    反倒是,世家门阀手中有人手,因为他们可以规避兵役,所以就趁着这个机会开垦了不少的荒地。

    仗打到这个份上,不管是杨钦,还是陈仲德,都有一种心力憔悴的感觉。

    可是,不能放弃,放弃就意味着一无所有。

    尤其是对于陈仲德,放弃就意味着死亡。

    陈仲德年龄大了,而年龄越大的人,越是怕死。

    古代有很多皇帝追求长生不死的,基本上都是老头子,快死了,又怕死。

    让陈仲德很是纳闷的是,诗怜和诗惜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进入燕王府,基本上快三个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一点动静都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仲德不敢派人去刻意打听情况,却又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这就是最让人着急的时候。

    思虑再三,陈仲德从诗怜和诗惜的族人中选了一个人,也就是诗怜和诗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