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杨桐又派出一小部分兵马,深入到发军的占领地,给当地的百姓送来枪炮,支援他们抗击发军的行动。
这么一来,发军就吃不消了啊。
最关键的是粮草和武器。
发军孤军深入,粮草可以就地征取。
但武器呢?
没办法就地征取啊,因为征取不到。
所以,一旦后路被断,发军就会面临武器后继无力的情况。
所以,发军前路被燕军给斩断了,如果大后方再出事,接下来必然会面对弹尽粮不绝的境况。
粮食虽然不绝,可没有武器了,发军这么多人,就只能成为肉盾,任由燕军宰割了。
于是,发军的主将立即就做出了决定,从大欧国撤军。
东西夹攻的计策,基本上失败了。
倒也不能怪是发军的主将无能,而是因为大欧国投降了燕军,燕军的仁政实在太厉害。
发军想走?
杨桐表示,他一定不会同意的。
于是,杨桐再次派出战斗机,紧盯着发军的主力进行轰炸,炸得发军没有半点脾气。
与此同时,燕军又分块切割,将发军切割成好几个小块,逐一围歼。
在陆空的配合之下,在杨桐的坚壁清野之下,发军寸步难行。
发军不但面临着武器难以为继的情况,而且又面临了粮草也难以为继的情况。
进,进不了。
退,退不成。
双重的打压之下,发军直接崩溃了。
绝望之下,发军的主将只能选择了投降这条路。
不然的话,数万发军就会面临着被全歼的危险。
可投降能保住性命吗?
杨桐表示不可以,因为杨枫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