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2172章 魏州兵变,历朝皇帝对李存勖幸灾乐祸

第2172章 魏州兵变,历朝皇帝对李存勖幸灾乐祸(1/3)

    这场兵变之所以爆发在魏州,并非毫无缘由。

    魏州头号官员武德使史彦琼,是李存勖身边的一个伶人。

    这个伶人别看是个唱戏的,但却非常看不起魏州的士兵们。

    克扣军饷那是常规操作,还喜欢以各种违反军令的由头对将士们严厉处罚。

    魏州作为李存勖在河北时期跟后梁争霸的最核心城池,这里面的士兵们本身就极为精锐强悍,对史彦琼的行为非常不满。

    等到郭崇韬、朱友谦被杀的消息先后传来,这里的士兵们立刻人心惶惶。

    此时,一份旨意正好送到史彦琼手里。

    朱友谦的儿子朱廷徽出任澶州刺史,就在魏州附近。

    后唐朝廷要求史彦琼立刻赶往澶州,将朱廷徽处死。

    史彦琼不敢怠慢,半夜悄悄地带着一批心腹离开魏州赶往澶州。

    但这一幕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守城的将士们。

    流言立刻在城中四处散布。

    “史彦琼是被陛下召回去商议对策的,等史彦琼回来,他就要在魏州大开杀戒了!”

    原本就因为军饷不能足额放发而对朝廷极为不满的魏州士卒,叠加恐惧之后立刻做出决定——造反!

    在皇甫晖等人的领头下,魏州守军发生哗变,并推裨将赵在礼为魏州留后,占据了这座后唐邺都。

    消息传出,立刻天下震动。

    “什么,魏博军竟然又造反了?”

    洛阳皇宫之中,李存勖得知消息,怒不可遏。

    魏州可是李存勖曾经的河北前线大本营,他对当地魏博军的战斗力心知肚明。

    “看来得选派一名足够威望的大将去才行。”

    郭崇韬已经被处死,号称“后唐之盾”的李存审也在两年前过世。

    如今李存勖能用的大将也只有年近六十的李嗣源了。

    便在此时,刘皇后却发表了不同的建议。

    “陛下,若是让李嗣源去,万一他会合叛军割据自立怎么办?”

    “就让元行钦去吧。”

    元行钦是幽州刘守光、刘仁恭父子的部下,在李存勖征讨幽州时投降。

    之前和后梁的大战中,元行钦曾经救过李存勖的命。

    有人可能要问,为啥李存勖总是被人救命?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太喜欢亲自冲锋陷阵了。

    李存勖一听,觉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元行钦如今也是同平章事,国之重臣,确实有资格征讨,就让他去吧。”

    李存勖自认为对魏州很了解。

    在他看来,魏州将士们对后唐还是忠心耿耿的,里面就是一些误会。

    只要朝廷高官大将抵达,说明了误会,乱兵自然也就放下武器了。

    所以李存勖只给了元行钦两千兵马。

    元行钦很快北上抵达了魏州城外,并呼喊叛军首领赵在礼。

    赵在礼让人送牛羊、美酒出城劳军,随后登城对元行钦道:

    “大人,您应该知道是史彦琼那个伶人对士兵们太过苛刻,并非我们愿意造反。”

    “倘若您能说服皇帝免除死罪,我们也可以改过自新。”

    元行钦闻言正中下怀,立刻开口道:

    “魏博军一直都对大唐有功,陛下当然会赦免你们的小过错,这里是陛下的诏书,你一看便知。”

    说着,元行钦把诏书放在城上垂下来的箩筐里,让赵在礼给将士们诵读。

    赵在礼拿起圣旨,正打算宣读。

    此时,第一个发动兵变的主谋军官皇甫晖慌了。

    别人可以获得陛下的赦免,但皇甫晖这个造反第一人肯定是要死的。

    危急时刻,皇甫晖猛然冲了上去,一把夺过并撕毁了赵在礼手中的圣旨,并对着众人叫道:

    “你们忘了朱温当年是怎么欺瞒我们的吗?朱温也说要和平相处,后来却屠戮了魏博镇半年时间!”

    “李存勖无非就是下一个朱温,我们不能相信他!”

    诸多魏博军士兵们也知道造反是死路一条,闻言立刻觉得皇甫晖是对的,纷纷叫了起来。

    “抵抗到底,我们绝对不能相信朝廷!”

    “史彦琼那个王八蛋被派来当我们的主帅,朝廷根本就没把我们当回事,不相信朝廷就是对的!”

    在皇甫晖的折腾下,原本已经打算放下武器的乱军继续坚守城池。

    元行钦见状,只能让人飞马禀报洛阳。

    李存勖得知消息后越发怒火冲天。

    “这些魏博军,朕已经给了他们台阶,他们却撕毁朕的圣旨?”

    “告诉元行钦,城破之日,所有的叛军一个不留!”

    李存勖立刻发出圣旨,让附近各州的军队汇聚魏州,听从元行钦的指挥。

    但别忘了,魏州这支乱兵,可是当年安史之乱大名鼎鼎的“河朔三镇”中的魏博军!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