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 第532章 相见恨晚,日新月异

第532章 相见恨晚,日新月异(1/2)

    并州,雁门关,太守府。

    当刘烨带着陈宫步入堂内时,徐庶正在伏案处理公务。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到竟是刘烨,立即放下毛笔起身行礼,脸上更是露出由衷的喜悦:“参见主公!”

    “元直不必多礼。”刘烨快走两步,虚扶了一下,随即侧身,让出了身后的陈宫。

    “来,元直,我为你引见一位大才。

    这位是陈宫,陈公台,智略深远,忠义无双,日后便是吾之臂助,与你共担重任。”

    说完又笑着对陈宫介绍道:“公台,这位是徐庶,徐元直,胸藏韬略,政务娴熟。

    如今这雁门关的军政大事,多由他统筹梳理,可谓井井有条。”

    陈宫与徐庶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都在相互打量着对方。

    陈宫见徐庶虽面带倦色,却目光清亮,气度沉凝,心下不由得赞了一声。

    徐庶亦观陈宫举止从容,眉宇间自带一股刚正与睿智。

    且能得自家主公看重,便知晓其绝非寻常谋士。

    片刻后,陈宫率先见礼:“在下陈宫,见过元直兄。

    早就听闻颖川书院有一位文武双全大才,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日后还得先生多加关照了。”

    “公台兄谬赞了!先生能来,实乃我军之幸,日后你我二人当同心协力,方不负主公所托。”

    刘烨见状,忍不住笑道:“好了,二位皆是我之股肱,不必如此客套,都坐下说。”

    他命人奉上茶水,随即招呼三人落座。

    起初徐庶与陈宫两人还略显拘谨,但几句话过后,便从眼前并州的军事民生,慢慢聊到北疆蛮族动态,最后又引申至天下格局。

    陈宫纵论大势,观点鞭辟入里。

    徐庶则剖析实务,见解亦是精微透彻。

    两人可谓越谈越是投机,不时抚掌称赞,旋即又相视而笑,竟有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酣畅淋漓之感。

    堂内气氛也变得越发热烈,那种初见的些许陌生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惺惺相惜与相见恨晚。

    刘烨见自己麾下两位智囊相处得如此融洽,也是心中大慰,勉励了两人一番,便不再打扰他们深入交流,离开了雁门关。

    没过多久,刘烨的身影便已出现在了镇北城的城主府内。

    “主公!”见到刘烨,李善长连忙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快坐。”刘烨示意李善长坐下。

    “我此番回来,是想了解一番镇北城如今的发展状况。”

    李善长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从一旁的桌案上取出一卷简册递给刘烨,一边开始条理清晰地汇报起来:“托主公洪福,镇北城如今可谓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因主公此前梳理了镇北城附近的地脉,如今方圆百里内的环境已经得到大为改善。

    如今不仅雁门,就连远一点的郡县,都有闻讯而来的百姓。

    截至目前,镇北城登记在册的总人口,已正式突破三十万大关!”

    “另外得益于龙牙米的产量,粮草储备已达到空前规模。

    城内大小粮仓均已爆满,粮食储量已超过十亿斤,足以支撑百万大军三年远征!”

    “嗯,不错!”

    听着李善长的讲述,翻看着手中简册的刘烨也是满意点头。

    “对了,军中将士的修为如何了?”

    相比士卒数量,刘烨更看重兵种的质量。

    没办法,在这种拥有超凡力量的世界,光靠数量可走不远。

    除非拥有韩信那种bug级别的统帅,否则再牛逼的将领,一次最多也就能形成百万人规模的军阵。

    这要是士卒修为不够,顶天了能镇压三品强者,遇到二品境界的存在立马歇菜。

    兵家战阵虽能以弱胜强,但也有其极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战阵威力。

    “有主公通天塔的帮助,以及充足的血食供应,加之后续几批兵源质量普遍较高,目前全军已有近半士卒成功踏入修行门槛。”

    “其中,处于九品炼体境的士卒有四十万,八品换血境的有十万余,而突破至七品聚气境的也有近一万。”

    “至于打通经络,踏入六品开脉境的武者,已超过千人之数,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开了两脉的佼佼者。”

    刘烨静静聆听,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知道在自己不惜资源的投入下,镇北城必然会发展迅猛。

    却也没想到,不知不觉间,已积蓄了如此雄厚的力量!

    十亿斤存粮,规模超五十万的武者大军,这些已然成为他未来扫平寰宇最坚实的基础!

    “好!”刘烨合上书册,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善长。

    “短短时日,便能将这塞外孤城经营得如此繁盛,善长你居功至伟,本王定要好好奖赏!”

    李善长闻言连忙离席,深深一躬:“主公言重了!此皆赖主公英明神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