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疗养院也没关系,你有你的路,你的路也是很好的。”
“他回想自己的一辈子,自己的路太过于理想化。”
“而且你想做的事情,则比较实际,正是因为实际,才更容易实现。”
“一个医生,当然要看病,哪怕只看病,再无其他任何建树,也对得起自己。因为真正地惠及了很多病人。”
“研究太过于虚无缥缈了,研究如同通天大道,但又如同一个囚笼,会把人和思想囚禁起来,然后以进步、野心为驱动力,去往前跑……”
“求实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了治病,而不是做虚无缥缈的研究。”
方子业听到这里打断:“但为了治病也要知道该怎么治病?”
“如果实验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就只能用病人来做了!”
“这样更加对不起病人。”
“陈老爷子的想法是没错的……”
很多疾病都是从无法被治疗到可以被治疗,然后到可以被轻易治疗的。
如同肺结核,肺痨,这在古代就是不治之症。
“有了治病的方法,也要去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总是吃老本总会坐吃山空的。”方子业说。
陈广白点了点头:“很多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子业,这一次,我回顾了一下我父亲的脉相,我觉得,我们可以……”
方子业知道陈广白想要表达什么,他抬起了头:“陈叔,您老实告诉我,这一次陈老爷子的死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它是有或无,还是由浅及重?”
陈广白不答。
方子业其实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一般来讲,哪怕是中医中的“死脉”,也应该与‘意外’相对应的。
如果说,中医的死脉提前几个月出现,那就可以提前预防了,根本不可能!~
“陈叔,如果只是提前了三五天,有什么意义?”
“让普通的病人隔三差五去一趟中医科把脉吗?”
“且不提我们国家有没有这么丰裕的中医专家资源,有多少百姓能担负得起这么检查的经济负担?”
“这么多人口,隔三差五就检查,哪怕是国家也承担不起。”
“而且???”方子业又加重语气强调。
“如果出现了之后该怎么办?一直在医院里等着,让患者和家属提前预订自己的死亡时间?”
“有钱就活?没钱然后就死?”
“所以,短期内的预见征象是没用的,再怎么,也要提前半年左右,甚至一年可以预见,可以预防的对应结果,才是有现实意义的。”
陈广白理解方子业的意思:“那也要先有一个开始啊?”
“中医典籍已经描述得这么明白了,这种现象无需再开始,一旦能摸到了死脉,大概率是死的,否则更大概率是把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