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琵琶剑歌 > 第二百零六章 知音常乐

第二百零六章 知音常乐(1/3)

    黛空萧然,乌云翻滚,引人焦虑……

    破窗而来的寒气浓郁,令人颤抖……

    夜已漆黑,客栈关门熄灯,大伙儿挽留华歌在此过夜,他们七手八脚,收拾的收拾完,练功的练功完,一个个相继洗漱归房入睡。

    最近,一连串的疑问,有点让人心情沉重,华歌的思路有点疲软,时而感到胸闷腰酸,头重脚轻,这似乎不是练功过度,体力透支,而是心里有某种情绪,就像厨房内没有完全排出的烟雾,时不时产生莫名其妙的刺激。

    洗手洗脚,宽衣解带,软绵绵地爬上床,浓浓的睡意压迫之下,昏昏入睡……

    夜半时分,耳边隐隐可闻窃窃私语,似夜虫呢哝,时断时续……

    这种夜晚,相反会引人失眠。

    残梦已逝,想延续就有点难了,华歌睡意全无,与其躺在床上浪费时间,不如干脆和衣下床,或者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

    打着哈欠,聊然回望。

    四野寂静如旧,周边的喧噪嚣萧,或许因为森幽黑林的寂静,而变得更为寂静,莽野茫茫,寂寥无声,时而吹过的风声幽幽,让枯树蒿草不厌其扰,隐隐发出诡异的乱响……

    这种声响,极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然而,华歌并没有因此而漠视,反而察觉了某种不易察觉的动静,因为远方,就在前方漆黑的莽原荒野,好像有人。

    咦……这么晚了,有谁在练功吗?

    出于好奇,华歌运足目力,顷刻之间,已将视线延伸到了两三里以外。

    黑沉幽远的苍穹之下,空旷寂静原野上,依稀可见二条黑影,席地盘膝,似在坐禅,练习导引吐纳之术,更像在密谈。

    华歌运足目力,仔细辨别,赫然正是铁武和古布,师徒二人背靠背而坐,各自面对一个扇面,方圆两三里远的人音,尽收眼底,任何异动,逃不出他们警惕的视线,然而,两人神情紧张,完全是如临大敌的模样。

    他们在防着谁呢?警惕谁呢?

    华歌来了兴致,像个特种侦查兵,伏地依草,匍匐前进,静悄悄地潜入靠近,再靠近……

    寂寥之夜,万籁俱寂……

    因为没有障碍物,华歌尚能隐约看到,二人恍若两条游鱼在斗嘴,嘴巴开合有序,可能在说话,却听不到丝毫声音,他们神色很紧张,有点诡异,谨慎而倾力保密,以防窃听,似在刻意回避谁?

    莫非正是驰名江湖的神秘绝学,千里传音大法……当然不是,这只是传说。

    华歌尽量靠近,也别靠得太近,并不是偷听,只是兴趣而已。

    黑夜中的视力,遥远处的听力,千里眼和顺风耳有点夸张了,而超强的目力和听力,这种高深莫测的内功心法,对华歌而言,已属于雕虫小技。

    封印解除,突破瓶颈之后,华歌内功突飞猛进,虽然不能像现代社会的雷达,释放出一阵阵无形无声的超声波,也不能像军用电报机发射和搜索空中的电磁波,但是至少,视力和听力已经远超常人。

    这种功法,铁武师徒浑然不觉。

    悄然潜近,华歌躲藏在黑暗处,运足听力,再运足,再运足一点……终于,耳膜间,依稀可辨,师徒二人正在秘密交谈:

    “师父,宁成老贼真是他杀的么?”

    “应该不假,可是,以他的功力,焉能刺杀成宁?”

    “真是怪事,杀得了么,内功尚且不如丁级剑士,这怎么可能?”

    “无论如何,务必谨慎从事,万万不可大意。”

    “诺,师父,可是,弟子……”

    “哼,当初,为师早已发现此人有诈,身怀绝技。”

    “啊,就他,身怀绝技?师父,可曾查出是哪个门派?”

    “查不出来,他体内有一股内力,确实稀奇古怪。”

    “师父,如何古怪?”

    “一言难尽。”

    “莫非,他是官府中人?”

    “不像,此次暗杀宁成,足以证明,他不是绣衣使者的人。”

    “当初,胡铜匠遭了暗算,却是为何?”

    “也许,是苦肉计,中毒后,大难不死,两人一出廷尉府就没影了。”

    “师父,言之有理。”

    “布儿,此人来历不明,要多加小心。”

    “明白,师父放心,孰轻孰重,弟子岂能不知?”

    “师父,此事可能……”

    “说罢,有话直说,不要吞吞吐吐。”

    “可能,可能……是否与他无关?”

    “是么,那好,你告诉我,是何人下毒?”

    “这个,弟子确实不知。”

    “小心,此人既然不是江湖中人,也不像塞外匈奴人的奸细,是从哪儿来的?究竟是不是官府的人?你再好好查一查,务必查他个水茖石出。”

    “好的,弟子领命。”

    “那个,胡铜匠和他是一丘之貉,如何解释?”

    “师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