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得甚好!”耶律延禧非常满意,“国事能有国舅你帮着朕,天下事又有国舅的眼光权衡,实是朕的幸运啊!”
“那是陛人慧眼识才,委臣以重用,臣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自是殚精竭虑,一刻也不敢放松。这是为臣的本份。”
“哈哈哈,正好今天打猎,得了一只壮鹿,就赐你一根鹿腿吧!”
在西夏,对于秦刚在东南那里的突然现身,的确是让李乾顺大为惊讶,他也禁不住喃喃自语道:“朕也应该能想到,以他那般的智慧与本领,又岂会栽在一场平淡无奇的朝廷宫变之中呢?这下子好了,正统继位的太子在他手中,最富庶的东南五路一夜之间倒戈相向,这大宋的江山,估计要变天了!”
“陛下看来很是看好元符太子啊!”其实早知内情的皇后耶律南仙此时却是岔开了话题。
“朕并非是看重那个太子,而是看重这个秦刚。”李乾顺却是想得更远,“秦刚若是只想将这太子送回正统大位倒也罢了,只怕最后真正能坐上这个皇位的,反而会是他自己。不过,朕倒是更希望是这样,因为宋国多乱些,咱们大夏国的机会才会更多些!”
“会这样吗?”
“不会吗?真正的皇权放在眼前时,谁又不会心动呢?”
耶律南仙没有继续开口,可是她的内心却继续问着:“会这样吗?”
真正乱成一团的,反而是最后才得知此事的大宋东京汴梁里的皇城。
赵佶这次紧急召集而来的并非是宰执团队,而只是蔡京、高俅、杨戬以及胡衍这几人。
其中,高俅在两个多月前,带着西北大胜的战果光荣回师京城,并且在回京之后,极为顺利地突破了横行官,获得了正任威州团练使之职,本官调至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已经开始成为了京城众人口中的“太尉”了。
说实在的,治理天下,赵佶依靠的便是东西府的宰执以及朝会上的文武百官。但是一旦事情要回到了宫闱之中的阴谋诡计,赵佶还是只能信任眼前的这帮潜邸心腹。
“说说看,事情怎么会弄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赵佶恼火无比,他一着急就显得尖锐的质问声音,在这相对隐秘的小殿之中显得格外地刺耳。
“当年这秦刚胁越王逃出宫去,可是胡待制亲自带了人在白马渡口进行的拦截,事后的死讯也是经过了他的亲自确认。所以,今天的事情,还得问问胡待制。”蔡京幽幽地开了口。胡衍在今年开春大赏时,贴职升为了显谟阁待制。
“回禀陛下,那年臣的确是在城外追踪他二人直到白马渡口,也是臣不顾风险,亲手扔出去了三颗轰天雷,当场炸死炸伤多人,其中就有符合这秦刚与越王二人特征相符的一对宋人。此事,白马县衙至今还有宗卷留存,臣还有当地杵作验尸结果佐证,按理说,他二人不应该还活在世上啊!”事到如今,胡衍也只能咬死了不承认。
“陛下,虽然发这檄文的人虽然自称是他们,但也不能肯定就一定会是他们两人。臣这些年,的确也听闻过皇宫内官传闻,提过先帝曾有过一份遗诏,也许就是这秦刚逃出宫城后转交给了别人。眼下,便是得到这份遗诏的人,借机出来兴风作浪。”高俅在西北走了一遭,自觉眼界、判断力都高了不少,此时说的这番话,听起来也挺像是有理有据。
“对对!臣也怀疑这秦刚与越王的身份有假。”杨戬赶紧上前附和高俅的观点,“遗诏也好、皇后之玺也好,都是死物,当年也的确是被秦刚带出了宫,或许正是流落到了他人之手,便就有宵小企图冒名顶替,在其背后,一定是有人操纵!”
“有人操纵?那你们说,会是谁?”赵佶质问道。
“吕惠卿!肯定是这个奸臣!”高俅斩钉截铁地说出了他的判断,“吕惠卿自恃为三朝老臣,一直狂傲不羁,又以曾任宰辅、屡立军功为由,一直谋求回京高升。但是一直没有给他机会,因此怀恨在心。此前两浙路之事无比顺利,还以为是他手段了得,现在想来,却是被这奸贼蒙骗,应该是他私下与叛贼勾结,再利用战事处置,在两浙路清除异己,却是做好了阴谋起事的准备!”
“臣附议高都司。”杨戬立即跟上,“吕贼狼子之心,不感陛下天恩,反而妄染国祚之事,实乃十恶不赦。当选良将,起大军,破城擒首,执于陛前问罪!”
“臣也附议。”胡衍在过来之前就已经打定主意如今要低调行事。
其实如今的他也算是两头下注,秦刚那头的做事风格他十分清楚,只要他在朝廷里还有利用价值、而且还尽心配合的话,是不用担心自己被对方所报复。而且,他也盘算过,秦刚再怎么折腾,就算是今天居然出乎意料地挑动成了五路之地站在他那一边,但毕竟还是无法与如今强大的大宋朝廷长久对抗,假如赵佶这边应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