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风流大宋 > 第501章 来信

第501章 来信(3/4)

为了奸党的依附者之一。一时之间,不仅是他的妻子秦婉为此愤怒地禁止他回家,就连李纲、黄友等旧友也对他极其地鄙视与不理解。

    少数死忠于秦刚的中层将领有点反应激烈,赵驷则按胡衍要要求,直接对他们进行了军中“清洗”。而在实际上,这些被“清洗”后的人也在各种有意无意的安排下,最终都去了流求,在去了之后,才知道这都是他们赵都司的苦心安排。

    当然,此举也算是加强了胡衍对于赵驷的信任。

    外界的眼中,赵驷成为了“有奶便是娘”的典型武将角色,有他的一定实力与部分作用,但决不足以为患。

    “驷哥,只是我疏漏了对于婉姐那里的嘱咐,结果让你在自己家里多受了好长时间的委屈!”秦刚不忘提及此事。

    “没事,这事我也想过,她不知道这些情况,我的戏才会显得更加真实些!”赵驷摆摆手,“上回你让小五带了封信回去,我也算是终于可以回家了!哈哈!”

    赵驷虽然年长秦刚不少,但是他毕竟娶了秦刚的义妹秦婉,却是其不打折扣的妹夫,对大舅哥的尊敬也是不可缺少的礼仪,这也是秦婉在误解赵驷时,却能在家里牢牢占据上风的主要凭借。而这次,夫妻之间终于解开了心结,秦婉在谅解夫君的同时,更开心地是得知了大哥仍然活着的喜讯,这次也让赵驷为她带来了问候与许多亲手准备的东西。

    “家里事先放下吧,驷哥你这次亲自过来,定然是有大事吧!”秦刚再次开口问道。

    赵驷明显是对此事心有抵触,但他又是为此事而来,所以这时才十分郑重地从贴身之处取出一封信函道:“这是太子殿下写给主公的信。”

    “太子?他给我写信?”秦刚一愣,但随即接过来,匆匆打开。

    “老师见信如晤!大秦府一别,甚为思念。山谷学究、淮海学究教了孤好多的学问知识……”太子的书法练习得非常不错,秦刚将开头快速看过,便将主要内容直接念出:

    “……孤是越王,封邑在越州,流求有不少越地来的人,他们常献瓜果向孤感恩。今年又多了不少从越地新逃之人,说是江浙贪官,苛政伤民,他们实在活不下去,过来的路上便是十死七八。孤愧为封主,竟然无法帮他们,难以入眠。老师在中原能否救救他们?孤很想能跟着老师,领兵伐恶,像黄学究说的那样,还仁政于中原……”

    读到这里后,秦刚放下了手里的信,再问赵驷:“太子应该不止是就写了这封信吧?”

    赵驷点头道:“主公英明,太子殿下也给大议会去信,多名议员联署提议:越州乃太子封地,事关太子仁心,军事院应考虑有所行动。之后经激烈争议后,勉强通过了决议。只是林廷尉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启动了非常通道将太子书信及大议会决议告某,某亦觉兹事体大,更觉此事背后不会简单,因此才来此与主公当面细商!”

    “驷哥说说你的看法。”秦刚皱着眉头道。

    “某虽未曾见过太子,但闻太子今年不过八岁,纵使天资聪慧,却也不太容易将此事想得如此周全!而且,某听刚才信中内容,其言语看似稚嫩,但其内在思路,却挟大义、露真情,立意站位都是上佳,竟不弱于我等成人。”赵驷很谨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驷哥说的是!”秦刚赞同道,“关于此事,的确能见殿下的大义与真情,但是要认真想来,这样的书信,背后若是无人撺掇,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确是如此。只是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正如前面所言,此事究其本身,并无太大的问题,既然流求大议会已经有了决议,那我们不妨直接执行好了。”秦刚立即表态道,“只是至于此事的背后,以及影响太子的人,却是不得不防、不得不警惕,我自当另行安排。这样,兹事体大,执政院必须联署。我马上正式签署执政令,此次出兵,必须师出有名,以我之见,不妨定名为‘靖难军’,并设靖难大都督一职,还是由驷哥你来担任,以统领所有靖难军事行动!”

    赵驷一听,还想推辞,却被秦刚伸手制止:“林剑必须留在流求,稳定大营。靖难大都督便是要在中原各地行事,驷哥你正好手握大宋沿海水师,流求军事院的诸将皆是你的旧部,此职非你莫属。”

    赵驷听得心中一荡,起身行礼:“赵驷誓将以身报国,靖匡中原,扶佐明君,万死不辞!”

    “你持我的执政令去流求,请大议会通过后,便可兵出流求。以太子旗号,先行浅攻温、台二州的沿海之地。这第一轮都为试探,顺便可以搬运一些人口回流求。这样的话,既可遂了太子殿下之心,又可以耐心看看后续。我想,无论是流求那里的人,还是两浙及京城那里的反应,都是值得一探的。”

    “末将遵命!”

    “沿海水师这里,你自己知道如何安排的吧!”

    “海盗神出鬼没,我会下令沿海水师守港自保!只要确保明州不失,朝中那帮着鸟官们就拿我没办法!”

    “哈哈!驷哥果然深得其中之道。”

    两人聊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