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被常茂这么一说,蓝玉这才明白将诸国视作草芥,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想法是何等可笑。
“常茂!待回去后,自己到军中领三十军棍!”
“舅父....”
“如你所言!”蓝玉眸光郑重,将常茂打断后仔细说道:“我朝军武充沛,不弱于人。”
“可若是如你所言同时与诸国开战,也不过只是穷兵黩武,徒耗国力。”
“怎是徒耗国力......”
蓝玉闻言面色一沉,转而斥道:“再加二十军棍!”
“是。”
待常茂领罚,蓝玉这才继续说道:“兴兵为战不是带着百万将士出去溜达一圈,更不是让你去向诸国示威。”
“凡启刀兵,自是要攻城略地。”
“而基于我朝如今的军武实力以及在诸国眼中的声望,但凡我朝兴兵为战,势必要行灭国之举。”
“若是同时与诸国开战,且不说战败如何。仅说战胜便也同样棘手!”
“嗯....”
常茂刚想追问战胜了有什么好棘手的。
可生怕蓝玉再给他加二十军棍,此刻也只好悻悻闭上了嘴。
注意到常茂的表情变化,蓝玉有些失望的瞥了他一眼,转而轻声叹道:“战胜之后自然要收拢诸国土地,聚拢百姓。”
“而使他国百姓臣服,教化邻邦之民所需花费的功夫,要远比行军打仗更加麻烦。”
“你且看靖海侯、江阴侯教化吕宋之民便能看出。”
“已经两年的时间,两位侯爷都没法完全放心,把将士带回。”
言至于此,蓝玉下意识看了眼朱标。
“为教化草原部族,陛下耗费心力不说,也花了大半年的时日。”
“除非是像对待倭国那般,尽屠其民。”
“否则贸然与诸国开战,胜了,是我大明必须之本分,任谁都不会觉得意外。我朝也难以从战胜诸国中得到土地、百姓。”
“然而一旦落败,我朝威慑不再不说,诸国必愈发团结,期盼鲸吞我朝。”
蓝玉说完默默注视着常茂。
倘若常茂敢说对待诸国也似对待倭国那般,尽屠其民。
蓝玉必然要当场教训这蠢货,绝不给他再留情面。
好在常茂不傻,倒是没有如此发问。
毕竟尽屠诸国之民,这事任谁听了都觉荒唐。
对如今这个生产力完全依靠人口的社会来说,没有人口,再多的土地也只能荒废。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大型机械,更没有标准的生产线。
也是见常茂不再言语,蓝玉看向姚广孝继续问道:“要暹罗臣服当真就如此重要?”
“陛下先前打算扶持的不是爪哇一朝?”
“确实如此。”姚广孝冲着朱标恭敬拱手,“微臣斗胆臆测圣意。”
见朱标微微颔首,姚广孝这才继续说道:“先前扶持爪哇,助其躲过诸国攻伐之祸,协助其收复失地。”
“的确是要其臣服我朝,也是打算以其为刀,武压诸国。”
“然而爪哇既能提出发兵安南,便足以证明其国不愿当一个本分的忠犬。”
“可我大明却也依旧需要一条忠犬,协助我朝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
“而且!”
姚广孝猛地一顿,旋即面露崇敬,转向朱标。
“傀儡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日有用,便选张三。待到明日,便用李四。”
“用谁不用谁,自然要看谁更有用处。”
“就如当下这般!”
“暹罗能将诸国的注意力吸引过后,其国出兵也能限制爪哇。”
“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蓝玉微微颔首,准备出声之时。
从方才就没有开口的朱标这才缓缓出声:“道衍所言虽过于露骨,却也合乎朕意。”
“安南居心叵测,爪哇也的确有想要做大之嫌。”
“所以当下施恩暹罗,自然是用他来牵制爪哇、安南这两头巨兽。”
“至于其他诸国。”
朱标看向蓝玉,正色说道:“此次诸国使臣入京,求的无非就是能够得到我朝同意,发兵安南。”
“诸国的心思自然也是能在安南战场上夺取钱财,占据土地。”
“然而朕自然不能同意他们所请,可对我朝来说,却也乐意见到诸国一同兴兵,征讨安南。”
“因此暹罗便是一个由头,让诸国能退而求其次的折中之法。”
被朱标这么一说,尚且还有几分忧虑的蓝玉此时便也恍然大悟了起来。
实在是蓝玉也很清楚,此时的诸国使团一个个都跟看见骨头,眼中冒着绿光的野狗饿狼一般。
若大明不准其发兵安南,指不定诸国要闹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