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344章 开民智

第344章 开民智(2/3)

亲临,一一游说当地百姓。”

    “自然不是.....”

    朱标刚想说自己只打算前往两三个临近郡县,说服两三郡县的百姓。

    可此时却见老朱径直上前,将他重新按在了椅子上。

    “朝政繁杂,你可不脱身。”

    “书写奏疏,传示诸县不就是了。”

    “怕是不够吧,爹。”

    “再让老二、老三他们拿着你的口谕,传示各省百姓也就够了。”

    老朱于堂内落座,漫不经心道:“那几个小子也算是朝廷亲王,让他们亲自推广此事,游说百姓,自然稳妥一些。”

    “毕竟蓝玉和那沈三石终究有些不太够格!”

    待老朱说完,朱标微微思量,也算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倒不是说蓝玉、沈三石官级不够,不足以让百姓信任。

    只是蓝玉乃是朝中勋贵,因先前的勋贵一案,寻常百姓若有耳闻,自然对蓝玉多有芥蒂。

    而沈三石自不必说。

    他本为商人,百姓对商人也是有着天生的偏见。

    哪怕这二人品行无亏,乃是自己的信臣。

    可碍于身份,他二人的确难得百姓信任。

    然而也如老朱所言,朱樉、朱棡这些朝廷亲王却是不同。

    毕竟在百姓眼中,朝廷亲王富贵自不必说,更不可能在乎他们手中的三瓜两枣,亲自劝说。

    所以命朱樉这些朝廷亲王前去,更显得朝廷推行农业保险一事,乃是为民之法。

    “说起来!”

    就在朱标微微颔首,当即便书写圣谕之时。

    老朱斜靠着椅背上,漫步尽心说道:“农业保险一事也的确如那沈三石所言,乃是为民之策,朝廷问心无愧。”

    “你这小子恐怕事先也知道推行此法,让百姓拿出银钱出来购买保险很是困难。”

    “可咱就想不通了。”

    “为何你不直接明旨下去,命百姓必须购买保险,也省的许多麻烦。”

    即便老朱知道明旨下去,百姓必有怨言。

    可但凡有一年出现灾祸,让这些百姓尝到购买保险的甜头,到时候拿些许怨言也就瞬间破除。

    而且老朱也能肯定,此时明令下达时百姓的怨言越重,到时候明白此为恩旨时,百姓对朱标的敬重也就越深。

    就好像沈三石方才说的那样。

    只要问心无愧,老朱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爹!”

    听到老朱这番话,朱标苦笑一声,抬眸看向老朱。

    “百姓历来地位低下,好似任人左右一般。”

    “甚至就连他们中也有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可被人随意愚弄。”

    “正因如此,儿子才不想诓骗百姓。”

    深吸口气后,朱标语气略带惆怅,淡淡说道。

    “历来百姓见到的,听到的,都是朝廷、世家、官员想让他们听到、看到的。”

    “儿子想让百姓们都能有自己的判断,想让他们都睁开眼睛,打开耳朵却听最为真实的声音,然而基于他们见到的、听到的,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儿子这才不愿愚弄百姓,不想我朝空有盛世,可治下百姓仍旧是消息闭塞的愚民。”

    “啧.....”

    被朱标这么一说,老朱微微砸吧砸吧嘴,心中莫名感到些许震撼。

    哪怕他没怎么听明白朱标的意思,可总感觉朱标是打算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开化民智吗?

    历代君王,历代历代,哪怕被后世之人称颂的万古明君。做的,也都是些愚民稳固王朝的事。

    可如今的朱标却好像是打算开化民智,让寻常百姓也能明辨是非。

    “标儿....”

    “爹!”似是猜到老朱接下来要说什么,朱标稳定心神,正色说道:“百姓有慧,便也不会被世家士子随意诓骗。”

    “纵有擅言恶徒骤起反叛,百姓亦能分晓黑白,不受诓骗。”

    “自然!总有些贪慕荣华,阿谀奉承之徒甘为他人手中刀俎,为人驱使。”

    “可若大部分百姓皆是有慧,想来也能省下许多事端。”

    朱标没有说的是,倘若百姓都能有慧。

    那史书便不是文人士子一家之言。

    被文人士子厌弃鄙夷的人,起码在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评价。

    这样一来,似老朱这样爱民的君王,后世评价便不仅仅是擅杀功臣,残暴严苛这一种声音。

    而千里赏烧鹅,赐死徐达的荒唐笑话,便也不会出现。

    当然。

    朱标也知道一旦百姓开智,朝廷再想诓骗便也十分困难。

    可话说回来,倘若后世大明真到了需要欺瞒、诓骗百姓的份上,那这样的大明朝是否存在也不太重要。

    朱标虽没有伟大到想让华夏百姓人人如龙,可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