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瘟疫,大军后撤,设法拦截。”
飞鸽传书必须做到简明扼要,毕竟鸽子的体积就那么大,你让他带一封书信回去,估计也没人放心。
随后两天时间,大明的军队都接到了消息,开始有序后撤,现在能不能抓住卓彬炳已经不重要了, 能不能保住这数十万大军才是关键。
后撤途中,郑洞国命令随军郎中开始检查军中的每一个人,只要军中不爆发瘟疫,其他的都无所谓,数十万大军平安带回家,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念想。
毕竟,李朝宗和路朝歌将数十万大军交给他,不是为了让他给祸害没的,而是要打胜仗的。
大明军队的后勤体系当中,郎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没太多本事,都是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的,只要会一些简单的清创、包扎这些东西,这活他们就可以干,而最高深一些的问题,自然有更厉害的郎中来处理。
为什么大明军队的战死率比其他任何军队都低?
就是因为这些并不专业的郎中,他们及时的清创、包扎,可是保住了不少人的命,活着就比死了要强,不是吗?
郑洞国所在的江南军,后勤之中郎中就有近万人,就这庞大的郎中规模,保证不死人不可能,但是能救回很多人。
一边后撤一边检查,最后的结果让郑洞国满意,军中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瘟疫的迹象,这也多亏了他沿途收拢死人的尸体并焚烧,若是没有这一遭,保不齐军中也爆发瘟疫了。
数日之后,军队撤回了西疆道大营,各地也收到了郑洞国传回来的消息,他们可不敢马虎,郑洞国敢说就一定有根据,哪怕消息是假的,也有郑洞国背锅,他们以防万一就是了,只要不出事就比什么都强。
军队撤回西江道之后,郑洞国立即命人封锁各个路口,只要是泉州方向过来的,都必须被集中进行处理,这样虽然对泉州百姓不地道,但这也是为了更多人活命。
在军营二里地外,郑洞国搭建了一个临时营地,只要是泉州道过来的人,都必须集中在这里,这是路朝歌之前示范过的,有用没有的不知道,但是路朝歌这么干了,那他这么干就肯定错不了。
而随着营地这边搭建完成,郑洞国这边的军队已经全都撤了回来,军队之中没有爆发大规模瘟疫,是不幸中的万幸,好歹军队是保住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