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844章 禅位,出征东番!

第1844章 禅位,出征东番!(1/2)

    周建安决定出兵的折子,也是在第一时间便送往了京师,交到了崇祯的手上。

    他看完之后便立刻让王友德去将内阁众臣们全部给召了过来。

    召他们过来,倒不是跟他们商议该不该出兵,而是商议为周建安准备后勤之事。

    这么多年来,凡是周建安决定出兵的打算,崇祯是一次都没有否决过。

    他很明白,自己打仗不行,那就不能去干预周建安的决策。

    自己能够做好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统筹全局,为周建安的每一次行动提供坚强的后盾。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的他声音再没有那么的中气十足,但是仍旧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着,阁臣们也是各自分工明确,商议了一番之后便纷纷告辞下去准备去了。

    这一次,周建安出动的兵马虽然不是很多,其中开拔的诸如粮食,火器,火药等物资也压根暂时不需要朝廷准备,不过为了有备无患,崇祯还是打算进行一些预备。

    待其他人离开后,崇祯又单独的将卢象升给留了下来。

    随后便让王友德将周建安前些日子上的折子递给了卢象升来。

    后者大概得看了一眼,折子中的事便是关于周建安建议崇祯退位幕后的事。

    这件事,周建安也给自己的老丈人说过。

    卢象升缓缓将折子收好,而后轻声说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叹了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撑开双手,他缓缓的说道。

    “建安说的没错啊,朕如今这个样子,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还真维持不了多久,倒不如听建安的,好好的休息休息。

    慈烺这个孩子,年岁虽小,可心智成熟,稳重,他处理的政务朕也看过了,处理的很好,甚至可以说比朕处理的还要好。

    加上还有你们这群老臣,有建安辅佐,朕又什么不放心的。

    朕已经决定了,将重器内禅给皇太子朱慈烺,具体的事宜及时间,建斗你与内阁众臣们尽快的商议一番。

    此事,宜早不宜晚。”

    从皇帝的话语中,卢象升都听得出来其虚弱。

    他点了点头,而后躬身告退。

    而此时的崇祯,则是一副大石头落地的感觉,缓缓坐了下去。

    其实,不用周建安提醒,崇祯自己早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的变化了。

    尤其是最近一段日子,身子骨越来越虚,即便是用尽了名贵药材也无济于事。

    这个时候,他甚至已经打算自己的后事了。

    毕竟在大明朝,三十岁就驾崩的皇帝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至于后事,他现在才想起,自己似乎连陵寝都还未修建呢。

    而能够多活几天,谁又不愿意多活几天呢。

    自己这个病,崇祯私下里其实也问过不少御医了,在自己好一顿忽悠之下,这些御医们才说了真话。

    按照他们所说的那些专业词汇,崇祯不是很懂,但是有一句他是听明白了, 那就是再操劳下去,恐时日无多。

    而若是修养的好的话,肯定是可以延长寿命的,但是延长多久,这谁都不敢保证。

    所以即便是没有周建安的建议,他其实也早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

    “不然,将事务交给慈烺后,我与皇后四处去游玩一番?

    朕的大明江山,说实话,朕好多地方都还没去过呢。”

    大殿之中,崇祯不由的自言自语起来·····

    崇祯二十年

    三月十五

    松江府松江水师驻地外的海面上,大大小小近两百艘船只密密麻麻的停靠着。

    每一艘船只上面都飘荡着至少一面大明的五爪龙旗,上面的日月龙旗更是随着海风不断的飘摇。

    每一艘船只的甲板之上都站满了大明兵士的身影,而这些战船,便是大明这次准备出海征伐吕宋的大明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

    两支舰队原本应有大小各类战船约一百二十艘左右,至于剩下的八十艘,则是周建安从各方抽调的一些大型商船等,用以搭载威武军的兵士,马匹,粮食,草料等等。

    如此庞大的船队,声势浩大的立于海面之上。

    为的,便是祭天出征。

    岸上,当在祭祀仪式在周建安的主持之下结束以后,随着他的一声高呼之下,岸上鼓声大作,号角四起。

    所有的战船在这一刻全部拉满了船帆,浩浩荡荡的便朝着南边缓缓而去。

    岸上,那些水师将领的亲属们则是看着这一幕,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人所祈福。

    而明军如此大的动静下,那些番人们和郑家安排在松江府内的探子自然而然的也在现场。

    他们看着浩浩荡荡的船队望着南面而去,也不由的赶紧将事情汇报了出去。

    旗舰崛起舰甲板之上,周建安伸出双手,感受着海风大的袭来,深吸了一口气,十分的神清气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