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836章 王大伴···走了

第1836章 王大伴···走了(1/2)

    崇祯二十年

    大年初一

    李氏朝鲜王京往外,大明军营之中。

    周建安正和京营黄得功,周遇吉两人坐在主营之中,商议着之后的事情。

    “两位,李氏国内之事,处理的也差不多了,等雪停了之后,本王就该南下了,但是之前交待的事,二位可要谨记。

    本王的意思,黄将军主北,周将军主南,在此期间,你们可按大明之标准在当地征兵,为日后之事做打算。

    除了军事以外,其他地方事务你们不得有任何的打扰。”

    原本周建安早就该动身南下了,不过在平定内乱之后,大雪忽然又下了起来。

    呼啦啦的大雪,让人寸步难行。

    没办法,周建安就只能留在这里过了一个年了。

    最近几天雪势渐小,周建安已经让舰队的人做好了启程的准备了。

    黄得功两人赶紧点头领命。

    之后,周建安又交待了一番之后,这才缓缓离开。

    看着吴王离去的背影,黄得功和周遇吉两人都不由的有些感叹。

    尤其是周遇吉,当初他第一次看见这位吴王的时候,这位吴王还只是一名小小的百户,而他,当时的地位就已经如同总兵一般了。

    这等身份对于一个百户来说,那简直就是通了天了。

    没想到,近十年的时间下,就是这名小小的百户,忽然成为了他高不可攀的王爵所在,这怎么能周遇吉布感叹。

    这一次出兵辽东,他和黄得功本来还以为有事干了,可以杀出一些战功出来。

    可是谁能想到,几乎是兵不血刃之下他们就拿下了整个辽东,不仅如此,这位吴王还顺带着将李氏朝鲜给收拾了。

    而且他们京营兵甚至全程都没有参加一下,这让两人或多或少有些郁闷。

    感觉他们就是来陪跑的一样,现在不仅回不去,还得留在此处守上一年的时间,两人也是有些无奈。

    不过军令如山,两人也没有任何话说。

    当月初五

    周建安再次在王宫之中与李倧见了一面,并且与之说了大明将要在其王国之内驻兵的消息。

    虽然周建安能够很明显的看到李倧的脸色瞬间大变,但是李倧乃是老狐狸一个,又怎么能轻易的显现出来,他赶紧笑着同意了下来。

    周建安知道,李倧现在就是应付一下而已,等他走后,他肯定会不断的上书朝廷,让朝廷将兵调回去。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从今往后,大明的军队都将常驻在此地了。

    初八

    一切事务处理完之后,周建安便在李倧等朝臣的欢送之下登上了战船,随后扬长而去。

    而维持数月之久的李氏世子之乱也是宣告彻底结束。

    京师

    乾清宫、

    崇祯正努力的眯着眼睛看着周建安刚刚递回来的折子,看着周建安的一条条建议,崇祯是不停的点着头。

    “慈烺啊,你看看,你看看,你大哥说的多对啊。

    人,不能只看眼前,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当初,朕也觉得大明完了,可结果呢?

    你大哥说,这日后啊,火器会发展的越来越猛烈,甚至千里之外都可以取上将首级。

    所以李氏这个位置很是重要。

    不止是李氏,安南郑阮王朝,暹罗,东吁等国之位置都非常重要。

    你大哥说那叫什么,对了,战略纵深,并且那样的话,大明就可以直通小西海,这对于大明的经济将有天大的帮助。”

    崇祯孜孜不倦的对着一旁的朱慈烺说道。

    而此时的朱慈烺已经二九之年,跟周建安第一次相见之时的小娃娃不同,已然是一个大人模样了。

    这些年,在崇祯的教导之下,朱慈烺也越发的聪慧懂事,从崇祯十八年起,他便已经开始帮着崇祯处理一些简单的公文了。

    而且处理的也让崇祯十分满意。

    更让崇祯满意的,乃是朱慈烺对于周建安的态度。

    说实话,崇祯一直都非常担忧一件事,那就是在他之后,朝廷与周建安该如何相处。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许久,毕竟不是每个皇帝都会像自己这样无条件的相信周建安的。

    不过在朱慈烺身上,他看到了这个希望。

    甚至他在好几次说过要让位给周建安的时候,朱慈烺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非常的高兴。

    这让崇祯是挺欣慰的。

    当然,他倒是想让周建安接位,但是人家对这个位置压根就没有一丁点的兴趣。

    “父皇放心,这些话你都跟儿臣说了好久了。

    儿臣谨记于心。”

    朱慈烺点着头,认真的说着。

    他对于周建安的身份,其实也早就知道了。

    他甚至也觉得,既然大哥也是朱家子嗣,那么让位给他更是没有丝毫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