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这名字,有那名字比较文雅一些,但也有一些,像什么胡驴贼呀、魏六儿啊,这一听就是地痞流氓,就是那些滚了马的强盗,就是道德不怎么高的人。这些人也都归顺了瓦岗、归顺了西魏。
自然,有些人是瓦岗军原来不收的。程咬金当政的时候,那贾柳楼弟兄对来投降归顺的都是有鉴别的,不是什么人都要。像什么胡驴贼这种,根本就不要,笑脸打发了:“嘿,我们这地方庙小养不了您,您呐,哎,别处去投奔吧……”怎么呢?你政审不过关的,你道德不行的,我要你干嘛呀?
但现在李密不管,只要来投我,张开怀抱等着,欢迎啊!这表现了李密更大的胸怀。但同时,西魏瓦岗也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这人他就不一样了,跟程咬金当大德天子时就截然不同了,那不再是钢板一块了,内部就开始分帮立派了。
尤其刚刚归顺的,自然就被那些新贵拉拢过去了:“你刚来的,不属于原来瓦岗旧队伍。来,来,跟着我们,跟着我们!我们跟西魏王好,我们都是新来的,咱新来的要团结起来,咱们要拧成一股绳。对外,帮着西魏王经城略地;对内,咱也得争权夺力,把这权力都争到咱们手里头。咱们未来作为开国功臣,那就是一等功臣呐!咱是跟着西魏王的,那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原来是跟着程咬金的……”
内部慢慢地分裂了。为什么后来有段书叫“瓦岗散将”呢?瓦岗散将不是说贾柳楼弟兄散。贾柳楼弟兄基本没散,一直铁板一块。除了那么几个人,那没办法,四十六人组成的团队难免有一两个,那跟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的。但绝大多数仍然团结在一起,一直走到终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咱讲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还自有细述。那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不是那回事!
瓦岗散将主要是瓦岗这几派分崩离析了。为什么会分崩离析?那就因为刚开始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裂痕了。短短一两年,平地起高楼,又从高楼崩塌呀。为什么我们说书啊?这是古人的教训,到我们今天应该吸取。说:“我们今天不打仗了,生活在和平时期了,这种建国的教训,我们怎么汲取呀?”你开公司吧?你做买卖吧?你在一个单位里当领导吧?一样!你开公司,跟着自己刚开始干的那几个元老,跟未来空降过来的、你从外边招过来的那些高管之间,必然有矛盾。你怎么能够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怎么能够调和他们之间矛盾,一起为公司往前发展做推动力,而不要成内卷、内耗?这不就是可以从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吗?
李密光看到大了,光用这看似广阔的胸襟什么人都包容了。但是,没能够给他们工作做到位,没能够把他们和原来瓦岗旧势力有机的融为一体。所以,一时间振奋起来了。但是,振也迅速,败也迅速。这叫什么呢?这就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呢!历史的周期率就在这里呢!
当然,李密也没看到这个。一看大家纷纷来归,李密高兴了。对只要投奔自己的各路反王,以礼相待,全部封官赐爵。而且呢,用人不疑——你们照样带领你们本部人马。我不是把你们本部人马给收编了、改编了。你们不必担心。你原来带一百人,还给你一百人。甚至我还拨给点人;你带一千人,还带一千人。这么打消这些人的顾虑。
哎呦,这一下子,李密西魏王的美誉是传遍中原。来归降的人是天天络绎不绝。李密的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比原来瓦岗二十万扩大了,翻了一倍多!
这一下子,人也有了,城也建好了,就得继续自己的战略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没变,就是东都洛阳!但是,李密觉得:现在,我不能直接打洛阳。怎么?这个洛阳确实不好打,城坚池深。我现在先把洛阳另外一条供应链给它掐断!洛阳两大动脉呀,一个兴洛仓,我已然夺到手里了;还有一个大粮仓,那就是回洛仓。我如果再把回洛仓夺了,这两个粮仓,我全拿过来,一掐掐死了,你洛阳不战自溃呀!你从哪儿弄粮食去?那么多人,你怎么吃饭呀,啊?所以,李密下一个目标就把眼睛放到了回洛仓上了。赶紧出兵,把回洛仓给占了!“谁去占回洛仓?”
“我!”大将拼命三郎王勇王伯当。
王伯当跟李密那是铁关系呀。所以,李密暗中告诉王伯当了,说:“伯当兄弟,你放心。你别看我封这个、封那个,没大封你。但是,我掏心窝子,你跟我的关系他们都比不了!甭管这个王、那个王;甭管下面这个侯、那个侯,这将军、那将军,咱俩的关系你知我知。只不过,现在我不能够立刻把你提拔起来。但是,你放心,以后,我会多派给你一些活,让你多立功。然后,逐渐地往上提拔。先提拔你官职,再提拔你勋爵。最后,我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