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也说话了:“得了,咱话复前言,李密做的怎么样?各位,魏公做的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吧,啊?那比我强得多!那些不放心李玄遂才能的这下子放心了吧?那些说玄邃于瓦岗无功的,这下子闭嘴了吧,不说了吧?于瓦岗立下大功了!所以,李密成功度过了试用期呀,我也该脱袍让位了,各位说对不对呀,啊?我呀,不干了!挑良辰、择吉日,我把这身龙袍就让李密穿了,禅让给李密了!”
说:“程咬金也懂禅让啊?”这是别人告诉程咬金的词儿,那“脱袍让位”不能够写在这圣旨上,只能写“禅让”这样的书面文言文。所以,程咬金也学会了这个词儿,他要把自己王位禅让给李密。
这一下,瓦岗上上下下没有怨言了,大家很服气。就连反对声最盛的翟让现在也无话可说,只得把头一点,表示默许。
但是,现在新的问题来了,是程咬金把这王位禅让给李密呢?还是说让李密直接地登基坐殿当皇帝呀?那这可有本质的区别呀。
您看程咬金,虽然当了大德天子、混世魔王。但是,毕竟这些年没敢称帝,一直称王。虽然叫什么天子,那天子多了,谁知道老天爷有几个儿子呀。但是,能够称帝者,只有一位。程咬金没敢贸然称帝,这些年仍然一直称王。那么现在脱袍让位给李密李玄邃。李密是继王位呢,还是就此再往上,进一步登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呢?对此,瓦岗山上有不同的意见。
李密手下那些亲信们跳着高极力地要求李密能够称帝建元,名正言顺呐!“您只有当了皇帝,才能够跟那杨广分庭抗礼呀。天下无二主,就得把杨广灭了,您成为统一天下的大皇帝!”所以,这些人以李玄英为首屡屡向李密进谏,而且,给李密列出了应当称帝的几点理由:
“这第一点,隋朝皇帝杨广现在望绝两京,已经南下江都了。看那意思,北方他是不愿回来了。杨广现在一头钻进他的温柔乡里头,宠信奸佞啊。现在大隋朝是大厦将崩。隋军将士离心离德,兵无斗志,将无勇气,大隋朝的气数尽了,那就该有个新主、一个新的朝代顺天应民地取而代之。
“这第二点,各地老百姓起义全面爆发。整个大隋王朝,您看看,还有哪个地方没有农民起义军呢?还有哪个地方没有造反的军队呀?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隋朝已然没有能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镇压了。这大隋朝廷被昏君杨广已然掏空了,哪还有国力再去镇压这老百姓呢?没办法了。所以,您应该趁此机会称帝,以号令天下。咱瓦岗有势力呀,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粮有粮。您一称皇帝,取而代之,就能够号令天下这些农民起义军一一把他们收拢了。
“这第三点,天下百姓深受大隋其害,苦难久矣!老百姓陷在水深火热之中,民已倒悬——就像老百姓头冲下提溜着脚脖子那么生活,多难受啊。现在百姓急切盼望有位明君能够推倒昏君杨广,改朝换代,才能够带领老百姓重新走出水深火热之中,解黎民于倒悬之苦。所以,您现在称帝,是顺应民心呐。
“第四,天下贤士众望所归。乱世出英雄!您看,有多少贤才能士都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都期盼着能够辅保一明主,建立大业!那如果您还跟原来一样,,称王不称帝,这不跟其他反王一样了吗?那作为贤才之士,人家投谁不是投啊,投哪个王爷不是投啊?你跟别的王子比,没有什么区别呀。所以,您还是称帝。帝号一起,名正言顺,四海咸服,各路豪杰必然蜂拥而至,赤诚相辅呀!
“第五点,您如果称帝之后,对咱们瓦岗军那是个极大的鼓舞啊!从上到下,将士们必定大受鼓励,拼死效命啊,谁不想跟个皇帝干呢?跟着皇帝干,创立基业,未来那就是开国元勋呐。
“所以,综上所述,魏公,我等拥立魏公为帝!”
李玄英等人哭谏。瓦岗原来的将领也有很多支持李密直接称帝的,比如,拼命三郎王伯当、赤发灵官单雄信、神射手谢映登等,这些跟李密关系特别好的也支持李密一步到位能够称帝建元。
那对于军师徐懋功、丞相魏徵来说呢,他们俩是不置可否,觉得称帝也好,称王也好,各有各的好处,难以抉择。“李玄英他们支持称帝,给出的那几条理由都十分正确,我们不反对;说不称帝,继续称王,我们觉得也是识时务的,更加安全,更加内敛。所以呢,称王称帝我们俩没什么意见,一切全看魏公他的。他想称王就称王,他想称帝就称帝。”他们不置可否。
那程咬金等人呢?大老粗,对称王称帝判断不了。
程咬金也说了:“你爱咋咋的!爱称王,我支持;爱称帝,也可以呀。”
说有反对的吗?也有,谁呀?翟让就反对。翟让认为现在不是称帝的时候:“你刚刚从程咬金手里接过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