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在瓦岗军研究对策呢,突然有人来报说:“东都洛阳大开东门,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精兵两万五千人奔我而来,人家率兵打咱来了!”
不但说洛阳出兵了,人家洛阳还给虎牢关的尚师徒送信了,约尚师徒率军出虎牢关,也直赴兴洛仓。两方约定:要在大业十三年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在兴洛仓以南会师,对瓦岗军进行合围,歼之!
您想,东都洛阳两万五千人。如果说尚师徒再来,尚师徒虎牢关有守卒一万呢!就算他留在那里几千人吧,他也能带出来五六千精兵啊。这么一合围,就等于三万精兵。可瓦岗军现在在兴洛仓这里也就是一万多人。
那位说:“你刚才不是说三十万吗?”三十万是整个瓦岗军的。你占多大地盘啊?把兵像撒芝麻似的这么一撒,在兴洛仓这地方跟随李密的精兵也就是一万人。这样一来,等于兵力对比是三比一,处于劣势。
说:“东都洛阳的隋军胆子够大的,敢出来跟瓦岗硬碰?”当然!第一,瓦岗军对东都洛阳威胁太大了,他们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因为咱说了,东都洛阳都是大隋朝高级官员家属所在。您别看很多官员跟随隋炀帝杨广下江都去了。但是,他们的子弟、他们的家眷大多留在东都洛阳。你瓦岗军突然来到东都洛阳旁边,袭取了兴洛仓,把东都洛阳的粮食渠道给断了,那人家能干吗?拼了命也得复夺兴洛仓啊;另外一点,东都洛阳是经过战仗的,不是说其他城砦,人家跟这反军、叛军打过仗。那杨玄感叛乱的时候,不打到过东都洛阳吗?不打了半天也没攻下来吗?所以,东都洛阳的军队有底气、有自信,跟其他地方军队还不一样。他们觉得:我们是大隋朝的精锐部队!你瓦岗军是一伙反贼。你李密也就带七千精兵来袭夺了兴洛仓。别看现在部队人数增加了,但是人心不稳。你收了兴洛仓的那一千来人,那邴元真能真心实意归降你吗?只要我们大军一到,邴元真还得做墙头草,你手下很多的大隋降军都得开小差。所以,这些人不足为惧。只要我们一鼓作气,满怀信心,作战勇猛,把瓦岗军赶出兴洛仓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能不能灭掉瓦岗军,洛阳这些大隋朝的官员将领也没有奢求。怎么呢?我们也不想把瓦岗军彻底消灭,也没那个能力。但是,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把你赶走,还算可以吧。我们这边能够出兵两万五,虎牢关再出兵五千,两头一夹击,在南边一兜,你瓦岗军还能作战吗?你不赶紧跑,你还等什么呀?难道说,等我们包饺子吗?所以,把你赶出兴洛仓还是不成问题的!只要把这仓给我们让出来,我洛阳就不惧了!所以,现在东都洛阳无论是大隋朝的官员、将军还是士卒,或者说那些官员的子弟,都有一种迷之自信,你也不知道他从哪来的这么一个自信,就觉得只要我们王师一出兵,瓦岗军不堪一击,肯定会把兴洛仓让出来。于是,这一次,派虎贲郎将刘长恭作为主帅,要率师出征。
“大家报名吧,谁来参加,谁来参军?”
“我去!”
“我去!”
“我去!”
“我去!”
嚯……我去!全来了。
怎么全来了?好家伙,这洛阳城内,不少那些太学生,就是国家那大学的学生,还有那些皇亲国戚、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弟,那些贵族世家的公子,跳着高儿、蹦着远儿过来参军:“我们要为国报效,平灭瓦岗反贼,要把瓦岗军由打兴洛仓给赶出去!”
哎呦,这刘长恭都傻了。刘长恭一看,好家伙,我原以为还得进行进行战前总动员呢,还得打打气,还得宣传宣传,还得鼓舞鼓舞士气呢。现在一看,根本都不需要!好家伙,这些人打了鸡血了吧,这怎么回事啊?
他都不明白,这些贵族子弟似乎不是过来参军打仗的,似乎不是到前线拼命的,而好像是前面有个旅行团,前方有个盛大的派对、盛大的嘉年华,我们一起去游园,我们一起去旅游,我们一起去happy……好像是因为这个,这些人才踊跃过来的。
开始,刘长恭有点不明白,后来刘长恭一琢磨明白了。怎么呢?哎呀,这些富家子弟认为这一次势在必得。在洛阳和虎牢关两股势力的夹攻下,兴洛仓的瓦岗军必然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甚至不战自退。这么一来,所有参军的那都建立了军功。那建立军功,世家子弟就能够拿着军功说事儿,就能够给朝廷要官要爵。故此,这些人才兴高采烈。都没看到流血和死亡,而都看到了眼前的官帽子和官印子了。哎呀……刘长恭心说,这哪行啊!但是没办法,上级逼着赶紧地趁着大家士气高涨,还不出征,更待何时?你等瓦岗军有准备了,从四面八方再调集瓦岗援军驻守兴洛仓。人家兴洛仓的军队逐渐增多,增加到了三万——你三万人家也三万;你进攻,人家防守。你肯定打不过人家。所以,现在趁着瓦岗军没有增加兵力,火速进军!咱这士气多好啊,这小伙子多棒啊,打吧!
本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