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 第1935章 专门训练

第1935章 专门训练(2/3)

他们真正相信自己能做到的时候,往往就真的能做到。“

    听了这些解释,参观团的军官们若有所思,但心中依然有很大的疑虑。

    “理论上听起来很有道理,“陈明华说道,“但具体实施起来肯定不容易。而且不是所有新兵都能接受这种心理暗示的。“

    “确实,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调整,“秦渊承认,“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有些新兵适合激励式的方法,有些则需要循序渐进的方式。“

    “那万一遇到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新兵怎么办?“张志军问道,“总不能强迫所有人都达到这种水平吧?“

    “当然不能强迫,“秦渊摇头,“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实在适应不了高强度训练的,会安排到相对轻松的训练组。“

    “那你们的分组比例大概是多少?“李德华询问具体数据。

    “大概百分之七十的新兵能够适应正常强度训练,百分之二十五能够适应高强度训练,百分之五需要特殊照顾,“秦渊给出了大概的数字,“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新兵,都是那百分之二十五?“赵建国问道。

    “主要是的,但也有一些原本在正常组的新兵,通过努力训练提高到了高强度组,“秦渊补充道。

    休息结束,队伍继续前进。接下来要绕清水湖一圈,这段路程相对平坦,但距离很长,主要考验的是耐力和意志力。

    湖边小径蜿蜒曲折,时而贴着湖岸,时而深入林中,时而需要攀爬一些小山坡。路面有时是碎石,有时是泥土,有时是木栈道,变化很大,对行进技巧要求很高。

    走了大约四十分钟后,参观团的疲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真的走不动了,“某通信团的参谋长直接说道,“我们能不能坐车跟着?“

    “我也快到极限了,“另一个军官赞同,“这种强度对我们这些当官的来说确实太大了。“

    但此时的新兵们不仅状态依然良好,而且开始展现出更加令人震撼的表现。

    在经过一个小山坡时,岳鸣突然加快了步伐,其他新兵立即跟上。他们在上坡时采用了一种近似小跑的速度,背着四十公斤的装备,居然能够跑上坡!

    “他们疯了吗?“赵建国瞪大了眼睛,“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还能跑?“

    “而且还是上坡!“陈明华也感到不可思议。

    更让参观团无法理解的是,新兵们在跑上坡的过程中,队形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人掉队,没有人显出吃力的样子。

    “这不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张志军摇头,“这种体能水平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跑上山坡后,新兵们稍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就继续以正常速度前进,就好像刚才的冲坡只是一个小小的热身运动。

    “算了,我们坐车跟着吧,“李德华终于认输了,“这样走下去,我们这些观摩的反而会拖累他们的训练进度。“

    其他参观团成员也都同意了这个建议。他们实在是跟不上新兵的节奏了。

    在车上,几个军官开始激烈地讨论刚才看到的一切。

    “这根本不是正常的新兵训练,“赵建国首先发言,声音中满是震撼,“这种强度已经超过了我们装甲兵的极限训练水平。我们最强的坦克兵,也不见得有这种体能。“

    “不仅是强度问题,“陈明华分析道,“关键是他们的训练方法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普通的训练方法绝对练不出这种效果。我干了十几年侦察兵,见过的强兵不少,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真是第一次见。“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从这里出去的兵在各个单位都表现突出了,“林建军感叹道,“他们的基础实在是太扎实了。这种基础,到了任何单位都会显得出类拔萃。“

    “问题是,这种训练方法能推广吗?“张志军提出了关键问题,“如果全国的新兵连都采用这种强度,会不会出现大量的训练事故?会不会有很多新兵承受不了而选择退伍?“

    “这个担心很有道理,“李德华赞同,“毕竟不是所有新兵都有这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教官都有秦渊这种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王海军提出了另一个担忧,“万一这种训练方法传播出去,被一些没有经验的教官盲目模仿,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通过车窗,他们看到新兵队伍依然在稳步前进,步伐依然整齐,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显出支撑不住的样子。那种轻松的状态,就好像他们背的不是四十公斤的装备,而是四公斤的书包。

    “太不可思议了,“赵建国摇头,“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之前对人体极限的认知是不是有问题。“

    “或者说,是我们的训练方法有问题,“张志军若有所思,“没有充分挖掘出士兵的潜力。“

    车队跟着新兵队伍绕过了清水湖,来到了松林入口。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