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们的训练效果太好了,反而给别人造成了困扰,“王连长感慨道,“这真是幸福的烦恼。“
“连长,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些请求?“秦渊问道。
“从情理上讲,这些请求都很合理,毕竟是我们的学员给别人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王连长分析道,“但是,如果每个请求都答应,你就成了全军的'救火队员'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渊点头同意。
“这样吧,“王连长想了想说道,“我向上级汇报一下这个情况,看看能不能制定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比如说,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交流指导,然后总结经验,形成标准化的训练手册。“
“这个想法不错,“秦渊赞同道,“确实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不过,在上级决定之前,你还是要先应付一下最紧急的情况,“王连长提醒道,“刚才你答应去装甲师指导一周,这个承诺还是要履行的。“
“是的,我明白,“秦渊点头。
“另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王连长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你可以通过实地指导,了解我们的训练方法在不同类型部队中的适应性,这对改进我们自己的训练也有好处。“
“您说得对,我确实可以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正规部队的训练特点,“秦渊的思路也开阔了。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请进,“王连长说道。
进来的是通信兵小刘:“报告连长,有您的电话,说是军区司令部打来的。“
王连长和秦渊对视了一眼,都意识到这很可能和刚才的事情有关。
“我去接电话,你继续整理资料,“王连长对秦渊说道。
十分钟后,王连长回到了办公室,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怎么样,连长?“秦渊问道。
“刚才是军区训练部的电话,“王连长坐下来说道,“他们已经收到了好几个关于我们新兵连训练方法的咨询和申请。“
“看来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军区层面了,“秦渊说道。
“是的,而且军区领导对这个情况很重视,“王连长继续说道,“他们认为这说明我们的训练方法确实有效,值得推广。“
“推广?“秦渊有些意外。
“对,他们准备组织一次专门的训练方法交流会,邀请各个军区的训练骨干来观摩学习我们的训练方法,“王连长详细解释道,“同时,也要求我们总结训练经验,形成标准化的训练教材。“
“这个工作量不小啊,“秦渊感叹道。
“确实不小,但这对我们新兵连的发展是个好机会,“王连长分析道,“如果我们的训练方法能够得到全军认可并推广,对我们的声誉和地位都有很大帮助。“
“那现在我应该怎么办?“秦渊问道。
“军区的指示是,先按照原计划完成几次实地指导,积累经验,然后参与训练教材的编写工作,“王连长说道,“所以,你还是要先去那个装甲师。“
“好的,我明白了,“秦渊点头。
“不过,军区也考虑到了你的精力问题,“王连长补充道,“他们会派几个训练专家配合你工作,分担一些任务。“
“那就好办多了,“秦渊松了一口气。
五天后的上午,华南军区第三新兵连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辆接一个的军用吉普车驶入新兵连大门,车上下来的都是身穿不同军区军装的军官。这些人中有装甲兵部队的营长,侦察兵部队的团长,通信兵部队的参谋长,还有几个军区训练部的专家。
秦渊站在连部门口迎接这些客人,心情有些紧张。虽然他知道会有参观团来访,但看到这么多高级别的军官聚集在自己的小小新兵连,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秦教官,久仰大名啊!“装甲师营长赵建国率先走了过来,热情地握住了秦渊的手,“终于见到传说中能训练出张铁军那种兵的教官本人了!“
“赵营长客气了,就是普通的新兵训练而已,“秦渊谦虚地回答。
“普通?“侦察团团长陈明华走过来苦笑道,“如果你们这叫普通,那我们这些正规部队岂不是要关门大吉了?赵虎在我们团里的表现,简直让其他侦察兵都怀疑人生了。“
华北军区某通信团参谋长林建军也凑了过来:“秦教官,林静在我们那里三天就掌握了其他新兵需要一个月才能学会的通信技术,我们的老班长都说从来没见过这种学习能力。“
“各位领导,请跟我来,我们边看边聊,“王连长适时出现,为大家引路,“今天正好赶上我们的常规训练,你们可以全程观摩。“
参观团一行人跟着王连长来到了操场,此时正值上午的第二节训练课,岳鸣正在带领其他留下的新兵进行热身运动。
“咦,那两个带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