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她从顾溪知的口中听到了许多京城之外的混乱,但没想到的是,那些只是冰山一角。
京畿附近肉眼可见的多了一些形如枯槁的流民,但城中的百姓也算得上是能够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
可逐渐远离京城,是连绵不断的战火,是破败不堪的房屋,叛军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
在那战壕之中,甚至还能够见到奄奄一息,在死亡边缘挣扎的重伤的人,或是士兵,或是无辜百姓。
有一幕,在苏颜卿的记忆中久久不能散去。
那时,苏颜卿刚到宛城不久,刚找到落脚之处,还来不及摸索附近的情况,叛军就突然的攻城了。
城中原本的宁静与祥和的氛围被打破,街上的人慌慌张张的往家里赶,躲在家中,一旦察觉不对,立刻拿起包袱想办法逃离这里。
这一场仗,打了两天一夜,最终还是守城军略胜一筹,可是,等到硝烟散尽,苏颜卿只觉得,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城内,哀嚎声此起彼伏,有些是在哭泣自己逝去的亲人,有些则是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难以忍受治疗时的痛苦....
趁着硝烟散去大半,苏颜卿来到了城外的战场之上,满目疮痍,苏颜卿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狼藉。
苏颜卿向前走了几步,突然间被人抓住了脚腕,转头望去,那是一位奄奄一息的,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士兵,灰尘混着血液,身上的盔甲已然破败,失去了一条腿,躺在那里,仿佛了无生气一般。
苏颜卿不知道这究竟是叛军还是守城军中的士兵,她蹲下身子,想着能不能做些什么,至少把他带进城中接受治疗。
在帮着止血的时候,苏颜卿听到了他好像是在喃喃自语着什么,仔细听,他在说,“娘,我疼....”
苏颜卿强忍着自己的泪水,加快了自己手中的动作,可是,一切都为时晚矣。
看着已经失去呼吸的人,苏颜卿强忍着泪水,闭眼,起身,走回城中,混进的军营中,引起了新一轮的搜救行动。
在此其中,有一顶帐篷,里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里面人的交谈引得苏颜卿附耳听去。
“大人,这一战,城中守军死伤大半,如果那些叛军再来一次的话,咱们大概率是抵抗不住的。”
“大人,城内的粮食供给之前就出现了问题,朝廷早就说了要派赈灾粮,可是到现在了,我们连粮晌影子都看不到。”
“朝廷,层层批下来,不知道进了谁的口袋里去。”
“梁旭!”
突然间的厉声喝止,帐篷内又一次的陷入到了安静之中,片刻之间,从帐篷中走出了几个人。
苏颜卿透过帷帐,见到帐篷内只剩下了两个人。
“阿旭,隔墙有耳的道理我之前便和你说过,万一要被有心之人听去,做些文章,别说你我二人的乌纱帽,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大哥,这口气我憋了够久了,现在早不是之前了,皇帝每日沉迷于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大兴土木,奸臣当道,几个皇子也是彼此争斗不休,死的死,伤的伤。”
“今年的旱灾,朝廷发下来的那些赈灾粮,将近一半都是细沙,剩下那些,平常日子寻常百姓甚至都不用于投喂牲畜。”
“年年加征课税,就连孕妇腹中的胎儿也都要算上一个人头,越来越多的人被征去修建皇陵,就连我们这城内也多是一些老弱妇孺,但凡留一些人,我们如今都不会落到如今这种地步。”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荒谬至极。”
“大哥,如今各地揭竿而起起义军林立,如果他们真的想要攻入皇城,我们宛城是必经之地。”
“刚才的那波人尚不如蜀地燕氏、安邑赵氏、汝丘秦氏那般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我们就已经招架不住,倘若真的是他们,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徒劳的负隅顽抗下去?”
“梁旭,你是什么意思?”听到这里,另一个男人,也就是梁旭口中的大哥,开口打断说道。
“大哥,前些日子,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燕氏的信笺,他们.....是来劝降的。”
犹豫再三,梁旭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对面的男人拒绝之前,继续补充说出了对方开出的令人心动的条件。
“大哥,他们拿下了蒙城,下一步便是朝着宛城进发,燕骁云承诺,我们投降,他便不伤害城内百姓,还会派人帮助宛城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生活。”
“我找人打听过,燕家军一路从川蜀到蒙城,所过之处,百姓的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比起其他的起义军如何,我不清楚,但至少,要比现在京城为位强得多。”
“大哥,我言尽于此,至于如何决策,您是宛城的太守,是宛城百姓的父母官,若是您想战,我等也会竭尽全力,殊死一搏。”
说完这句话,梁旭便大步走了出去,帐篷中徒留一人沉思。
本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