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吧,小羊。”
谢丝塔蹲下来,伸手轻轻抚摸着它的脑袋,她的声音奇妙地与多年前那位青发少女的声音重合在了一起,仿佛印证了时间不会离去、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道理。她伸手,温柔地抚摸着它颤抖的脑袋:“要乖乖的哦。”
“不要让你的主人担心。”
……
圣夏莉雅安静地看着林格,林格也安静地看着她。
两人都能感觉到,彼此体内的生命之火已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如果闭上眼睛的话,甚至会觉得周围空无一人,没有呼吸和心跳,只有风吹过草地时的死寂。用最夸张的说法,恐怕连岩石缝里的苔藓、飘落树梢的枯叶、甚至朝生暮死的蜉蝣,都比他们更像是活着的状态吧。
这是代价。
改变命运的代价,由两人共同承担。一人拨动命运的弦,将千万生灵与无数物质引向了另一条道路,如此肆无忌惮地搅乱了命运的漩涡,颠倒了宇宙的法则,最后受其反噬也是理所当然;一人则竭尽信仰,将自己的灵魂如薪柴般燃烧,就像最虔诚的信徒般,帮助心中的神明实现了愿望,但最后如灰烬般飘散似乎也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如果。
圣夏莉雅却忍不住想,如果能就这样,与他一起死去,像太阳和月亮一起熄灭,或蝼蚁和尘埃一同埋葬,似乎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那样却太自私了。
虽然偶尔任性、偶尔倔强、偶尔自私一次,并不是什么太过分的事情,但是,圣夏莉雅已经行使过那样的权利了,而且还是在年轻人的默许下行使的,所以,她没有资格要求更多。
人如果太自私的话,连神明大人都会看不下去的。
将无关此时、无关此事的念头全部抛出脑海,她轻声开口了:“林格,我——”
或许是巧合,又或许是某种默契的预感,在少女开口的同时,年轻人也开口了:“圣夏莉雅,我——”
两人的声音戛然而止,同时怔住。
半晌后,圣夏莉雅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眉眼弯弯,犹如月牙。她知道林格要说什么,还知道林格一定也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因为两人的情感都如此炽热,而灵魂又如此相似,因此心与心之间从不存在距离,紧挨着彼此,稍一触碰,便感受到了对方的温度。
圣夏莉雅想说的那句话是:“林格,我希望你能够活下去。”
而林格想说的那句话则是:“圣夏莉雅,我希望你能够活下去。”
就连想法都一模一样吧。
圣夏莉雅想的是,用尽最后的力量修改林格的命运,让他回到还未使用信仰之力的状态,自然不会因为信仰之力的枯竭而死去;但林格想的则是,燃烧最后的信仰之力,成为神罚的容器,代替圣夏莉雅承受命运的反噬,自然可以帮助少女逃脱来自法则和使命的惩罚。
理论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现实中,却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无论是林格还是圣夏莉雅,都从很久以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命运本质上是一道选择题,但它的答案并没有对与错、好与坏、满足与后悔的区分,因为对的不可能一直延续、错的也无力改变;好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坏的也未必会被人遗忘;满足的只是当下,而后悔的则追溯余生。正是因为它那么矛盾,那么复杂,那么让人痛苦迷茫,所以如果有那么一刻,你将要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请不要抱怨它的题目有多么为难,或者选项有多么残酷,你唯一能做的且必须去做的事情是——
说服自己,或者说服对方。
“蕾蒂西亚喝过我的血。”林格轻声道,他想要说服眼前的少女:“有永恒王权的庇佑,我不一定会死。”
“法则的反噬,其实就是摧毁肉体、抹去灵性、放逐灵魂。若是少女王权的话,尚有转生的机会,但如果只是凡人的话,失去肉体、失去灵性、连灵魂都迷失在永恒的寂静中,又该如何复活呢?”圣夏莉雅轻声否定了林格的说法,她也想要说服眼前的年轻人:“你应该活下去,因为大家还需要你,林格。”
“她们也需要你。”林格无动于衷。
“她们也需要我,但是更需要你。”圣夏莉雅:“失去我,大家会悲伤、会哭泣、会很痛苦,但这些都是可以走出来的,最终只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你的话,她们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道路。林格,你觉得,究竟是一时的悲伤让人痛苦,还是迷失了方向更难以接受呢?”
林格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