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手时,线如同有形的生灵,汇聚在她的指尖,等待着一次拨动。这是邀请吗?还是说迫不及待的请求呢?就连命运自己都想改变自己,因为那对于它们来说等于未知,未知是神秘的,神秘是深邃的,深邃则是生灵的归宿,一如永恒静谧的故乡。或许母亲大人创造命运的时候,已为它们赋予了变化的前兆?但她还没来得及思考答案,指尖便已轻轻触碰到了一根柔弱的线,或者说坚固的弦。
第一根弦,属于一个来自明德利亚斯帝国不知名海港小城的士兵,小城终年弥漫着咸腥的海风,狭窄的街道潮湿泥泞,渔获和贫穷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他拥有一段不算美好的童年、一对不算尽责的父母以及一个不算温暖的家庭,或许正因如此,才更加渴望着来自他人的情感抚慰。他是孤独的,也是迷茫的,一如尘世间徘徊的许多生灵,但一次偶然的邂逅改变了他,一段温馨的时光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而一场水到渠成的婚姻则真正将他救赎。为了承担起身为丈夫与父亲的职责,他看着征兵宣传单上煽动性的口号沉思了一夜后,最终还是登上了那艘通往异国他陆的船只,并承诺再次相见时会带回她想要的幸福,尽管是以许多陌生人的不幸为代价。最后他辜负了自己的约定,甚至不是死于战场上,而是被水土不服所引发的病症折磨着,临死前仍然在病榻上思念自己的家人。
命运将他的一切记录下来,犹如黑白色的故事书,情节中写满了遗憾。但是啊,凡人,如果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你是否会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够把握多少呢?名为命运的少女王权轻声引导,指尖微颤,那根弦在她意志的拨动下改变了微小的弧度,连向另一个崭新的未来。在那个未来中,她看见男人幡然醒悟,将宣传单撕成碎片,任其被海风吹走,消散无踪。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与自己的妻女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日子虽然像海盐一样充满苦涩,却也不乏趣味。当某一个深夜他在睡梦中惊醒,拥抱着妻子哭诉“我梦到自己失去了你们”时,会得到最温柔的回答“请不要害怕,我们一直都在你身边”。
命运,一直都在你的身边。
圣夏莉雅感觉体内某种温和的力量被抽走了一丝,但她没有放在心上,继续拨动下一根弦的轨迹。
第二根弦,属于一个年轻的起义军战士,他本该在冲锋的路上被流弹击中,热血洒在冰冷的土地上。圣夏莉雅的手指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将代表死亡的弦线强行拨开。于是战士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怔怔地站在无边的田垄上,看见金黄色的麦浪中,正是收获的季节。正粗声粗气喝骂他过去帮忙的男人,有着熟悉却又如此陌生的面孔,依稀记得那是个名为“父亲”的称谓,明明不曾离去,却让人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战士拿着镰刀,笨手笨脚地跟在那个男人的身后,学着他的姿势和动作,笨拙而生涩地收割着田地里已经成熟的作物。镰刃落在麦秆上时,眼前不禁幻视,将金黄色的麦穗看成了一个沾满血污的头颅,而手中的镰刀则是锈迹斑斑的刀剑,他挥舞刀剑,正要割下那人的头颅,这动作却比他割麦子的动作要熟练得多。男人吓了一跳,回过神来才发现一切如常,是自己想多了吧?他在心中对自己说,我可从来没有杀死过任何人。
从今往后,你也不再需要杀死任何人了。
更多的力量流逝,如同血液从伤口涌出,一种轻微的疲惫感,如同长途跋涉后的虚脱,让少女恍惚了一下,但她依然无动于衷。
第三根弦,第四根弦……无数根弦。她精准地拨动着,修正着,让一个殖民地军官在扣动扳机前被战友无意撞开;让一队本该撞破起义军秘密营地的士兵因一只受惊的野兔而偏离路线;让一场关键性的炮击因命令延误而推迟了致命的数秒……每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像蝴蝶振翅,在命运的逆流中掀起微小的涟漪,将无数既定的死亡引向生的岔路。
命运自有定数,改变人的命运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因此,那些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仍会发生:明德利亚斯帝国的殖民军团仍在迫近、轴心国与诺亚王国之间的战争仍会爆发、灰丘大地仍然面临着失去自由与和平的威胁……但少女坚信,只要改变的命运足够多,最微小的涟漪也能掀起狂澜。
至少,本就活着的人会更加幸福地活着、本该死去的人会获得第二次机会、早该死去的人则不应该苟延残喘……相逢、邂逅、别离与重聚,尘世间的种种命运,都在其中。
在这双手所拨动的无数根弦中,总会触碰到熟悉的人。当指尖掠过某些特别坚韧、闪耀着独特光辉的丝线时,少女不可抑制地产生了一种怀念的感觉。对于这些怀着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人,圣夏莉雅并不打算改变他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