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2073章 华夏空军的血泪史

第2073章 华夏空军的血泪史(1/2)

    说到华夏空军曾经受的屈辱,就要讲到“h平典范”计划。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改开初期的华夏,那就是卑微。

    十年前还在空中交战过的对手,自己还是胜利一方,但是一接触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曾经的自豪与荣耀瞬间被击碎。

    这大概是当时华夏空军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在歼六还是主力,歼七都还不能稳定服役的当年,一看到能探测一百公里以外目标,一架战斗机可以挂载十几枚导弹、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管,华夏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们也懵了。

    他们主要还在用机炮打空战呢,讲究的就是空中拼刺刀,靠着这种精神,华夏空军屡屡战胜敌人,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但现在突然发现,这种精神没有办法主宰战场的胜利了,他们的心里都是空空的。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获得世界上先进的飞机,先进的技术。

    于是“h平典范”计划开始了。

    1986年华夏和漂亮国开始就引进航电系统进行商谈。

    华夏方面选择漂亮国格鲁门公司(F-14的研制者)作为外方总承包商,飞机系统的安装,检测,测试及试飞则在该公司在纽约长岛的比斯派格工厂内进行。

    1987年,时任漂亮国总统演员先生正式宣布实施“h平典范”计划,其声称“华夏空军需要一种新型战斗机布置在和北方邻居的边境以抵御S国轰炸机以其领空的侵犯”。

    该计划包括50套机载雷达及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总价值5.5亿美元。

    但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个所谓的“h平典范”计划,其中本来就隐藏着漂亮国的阴谋,偏偏自卑的华夏人迫切地重新想要融入世界,获得漂亮国的认可,生生踏进了漂亮国人布置的陷阱。

    一是通过拆解分析歼-8战斗机,漂亮国对华夏航空工业有了准确的了解,知道了华夏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获取了华夏航空工业的薄弱环节(如材料工艺、电子集成能力),为后续对华技术遏制政策奠定情报基础。

    二是想通过长期项目合作(计划升级50架战机),试图将华夏航空技术路线绑定于漂亮国标准,把华夏航空工业捆绑到漂亮国军事工业的一环,延缓华夏自主研发进程。

    第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充满了霸权主义的计划。

    计划中,漂亮国方面虽承诺技术转让,但实际严格限制关键技术输出。例如,航电系统(如AN\/ApG-66雷达)的核心代码和设计逻辑未向华夏方面开放,仅提供成品设备及基础图纸,确保华夏无法独立复制或升级系统。

    但相对的是,合同要求华夏提供歼-8战机的全部结构、管线设计等核心数据,漂亮国借此全面掌握中国航空工业水平;反之,美方仅提供有限改装方案,形成单向技术渗透。

    到了1989年,漂亮国单方面终止合作且拒绝赔偿,援引国内法《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以“防止技术扩散”为由扣押已交付设备,凸显规则制定权垄断。

    当时的华夏面对漂亮国的无赖手段,可以说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能损失了2亿美刀,吞下苦果。

    除了“h平典范”计划,漂亮国对华夏的欺诈还包括F-16\/79战斗机。

    F-16\/79战斗机是漂亮国通用动力公司 (General dynamics)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在当时总统的规划下根据\"F-x\"外销(军援)战斗机计划框架内,在F-16A战斗机基础上开发一种性能缩水版的F-16战斗机。

    其最大特点是用早期的通用电气(GE)公司的J-79涡喷发动机取代了F-16A上的普惠(pw)公司的F-100涡扇发动机。

    这使得该机型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后因该机型没有外国客户愿意购买而被取消。

    当时这款飞机也向华夏方面进行了推销。

    对于当时还是以歼六为主力的华夏空军来说,F-16\/79战斗机虽然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发动机性能也比正统F-16A战斗机差一截,但上面配备的四余度数字电传操控系统以及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前世华夏直到21世纪初期才完全掌握。

    但是一旦华夏采购了F-16\/79战斗机,估计就没有后续的歼十什么事了。

    而F-16\/79战斗机整个项目也会在1989年被漂亮国单方面废止,到时候华夏空军不仅会钱花了,战斗机没买回来,自己的歼十项目还被废了。

    到了1989年,漂亮国单方面废止了F-16\/79战斗机,华夏不知道还能不能采购S国的苏-27战斗机了。

    那个时候,华夏和S国的关系回暖,主要就是因为华夏和漂亮国关系破裂,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两国才会关系回暖。

    关系回暖了,才会有S国总统访华,才会有采购苏-27战斗机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