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条件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条件(2/3)

镜进行镜面修复工作。

    作为交易条件,他出资二十亿米金从NASA宇航局手中定制了一台超大型(比韦伯望远镜的镜面还大三分之二)的外太空空间望远镜。

    几年的时间过去,如果不是这次邬远康提起,他都差点忘记这件事了。

    对面,邬远康笑着道:“那边给出的时间是如果不遭遇海洋风暴和极端恶劣天气什么的,一个月以内应该能送到金陵那边的港口。”

    徐川点了点头,道:“行,我知道了,我会安排人去对接的。”

    大型天文望远镜这种超精密设备仪器在运输的时候通常只能够走海运,就像是顶级的光刻机一样。

    这些超精密的设备不能用飞机托运的主要原因包括暴力分拣、低温损伤、静电干扰、气压变化等等外界干扰问题会造成损伤。

    一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他等得起。

    从京城那边返回金陵后,徐川先去了一趟下蜀航天基地,了解和安排了一下航天方面的工作后便直接返回了紫金山脚下的别墅。

    他准备正式‘闭关’研究数学大统一的最后一步!

    事实上,早在上个月的时候,陶哲轩和舒尔茨完成几何朗兰兹纲领的严格数学化与高维伽罗瓦表示与自守形式的对应方向两大核心难题后,六人小组便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

    讨论如何将朗兰兹纲领的严格数学化与高维伽罗瓦表示与自守形式的对应模形式推进到空间维数的渐进增速的上界,以及高维算术几何对象上,使其与莱夫谢茨标准猜想联系起来,建立起两者共同的桥梁和足够紧密的关联。

    然而对于这个复杂无比的问题,一时间众人脑海中也没有什么可行的思路。

    毕竟这可是统一代数、几何、数论等古老数学分支领域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于是在进行了头脑风暴完成后,在舒尔茨的建议下,众人决定暂时先停下合作研究的方式。

    是的!

    这个成立了两个多月就干掉了众多顶尖数学猜想与难题的‘数学大统一’研究小组就这样解散了。

    当然,用解散来形容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恰当。

    只不过从那天的后,众人将不再聚集在南大的教学楼中形影不离的开展研究与讨论工作。

    而是在后续的研究上采取独立研究+线上交流的方式。

    简单的来说就是大家各回各家,各自研究,然后一周或者半个月通过社交软件开一个视频通话,交流一下各自的进展与想法。

    毕竟与其聚集在一起迷茫,还不如各自分散寻找灵感。

    而且,相对比其他的学科来说,数学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看重合作。

    就像物理学的发展需要CERN机构和CRHPC机构这种大型合作组织一样,其他的学科大部分也都是建立在合作共同推进的基础上。

    而数学不同。

    如果说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还有哪个学科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推动它往前发展的,那么毫无疑问便是数学这门科学了!

    作为一门建立在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基础上的学科,它不需要金钱,也不需要什么资源,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数学家的大脑。

    如果说在其他的学科中普通人还有机会参与推动它的发展,比如在CRHPC机构中,每一个普通的研究员都有可能参与进一场最前沿的对撞实验数据解析中。

    那么在数学界,能够推动数学边界发展的,只有天才中的天才!

    尤其是那些突破性的研究工作,比如千禧年难题,比如费马大定理,亦或者是哥德巴赫猜想,能够在这些世纪难题上做出突破的,无一不是最顶级的妖孽。

    如果说其他的学科,比如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不惜重金不断进行差异性实验还可以获得一些突破的话。

    那么在数学上这条路就完全走不通了。

    前沿数学领域的突破,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它需要的不是氪金,而是数学大佬氪命。

    当然,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竞争’。

    是的,就是竞争!

    数学大统一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完成,那些在朗兰兹纲领中提出来的猜想已经被他们联手解决。

    剩下的最后一步,无论是舒尔茨也好,还是陶泽轩也罢,都希望这最重要的一步能够在自己的手上得到解决!

    如果谁能够解决这最后一步,那么完成数学大统一的功绩,大部分都将落在他个人的头上!

    而对于这一项成果,几乎没有人愿意让步。

    舒尔茨也不例外!

    哪怕他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朗兰兹猜想完成数学大统一的希望无比渺小,但天才都是自傲的。

    尤其是对于舒尔茨来说,16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就拿到了金牌,24岁完成博士论文《p进几何》,震动数学界成为波恩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30岁拿到菲尔兹!

    如果没有徐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