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科举落榜 > 第二十六章: 海清河晏,天下升平?【跪求鲜花打赏】

第二十六章: 海清河晏,天下升平?【跪求鲜花打赏】(1/2)

    轰隆……

    闷雷炸响,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街上行人纷纷跑到屋檐下躲避,街道上瞬间空空荡荡。

    房玄龄急着回去写折子,拱手向那客商道了声谢,举起袖子遮住脑袋,直接冲入了雨中。

    客商愣愣的抬手回礼,看着房玄龄匆匆离去的背影,喃喃道:

    “这位郎君好生急躁,都不等我把话说完……我离开岭南已有半月,想必此时,追随沈将军的百姓应该更多了吧……”

    客商这些话,房玄龄自然听不见。

    他顶着雨匆匆赶回家中,便径直钻进了书房准备奏折。

    房夫人派人喊房玄龄吃饭,喊了几次都没动静,怒气冲冲地闯进书房,伸手便提起他的耳朵,怒道:

    “三番五次叫你吃饭不来,莫不是在外面哪个小蹄子处偷了腥?我委身下嫁于你,你竟不知珍惜,我不如回娘家去算了!”

    房夫人是出了名的悍妇,动手打人是家常便饭。

    房玄龄不敢还口,只得温声解释道:

    “今日在外听说一桩反贼案,关系重大,须得马上写折子禀达天听,夫人千万不要恼怒才是。”

    “哼,反贼?”

    房夫人松开手,撇嘴道:

    “如今海清河晏,天下升平,竟然还有不开眼的反贼?你不会是骗我吧?”

    房玄龄叹了口气,心里极为烦乱。

    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有反贼?

    还不是因为你卢氏子弟顶替了人家的状元之位!

    放榜前的那晚,你还耳提面命,叫我帮你卢氏子弟说话呢!

    只是,这些话,他却是不敢直说的。

    他房玄龄自三十八岁那年,便跟随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

    屡从出征,竭心尽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可是,在五姓七望等门阀的眼中,他们这群开国功臣,全都是暴发户,上不得台面。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给儿孙争取融入贵族圈子的资格,这些开国功臣们纷纷求娶五姓女。

    比如长孙无忌和魏征,都为自己的儿子求娶了太原王氏女。

    程咬金的原配夫人出身低微,在贞观二年去世,随后他便求娶了清河崔氏女做填房。

    曾经有一次,程咬金跟房玄龄私下喝酒时竟然透露道:

    为了他子孙后代的前途,就连他以后死了,也得跟续娶的清河崔氏女合葬!

    就连程咬金那么刚的猛人,也不得不屈服在五姓七望之下。

    何况他房玄龄呢?

    自从娶了卢氏那一天,房玄龄的态度就很端正……就当是娶了个祖宗回来供着好了。

    卢氏平时脾气不好,经常打骂房玄龄,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卢氏经常要求他在某些事件中站队,帮世族说话。

    就像这次。

    他房玄龄再惜才,也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沈飞的状元之位,被卢绍元顶替了去!

    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房玄龄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得又叹了口气,柔声道:

    “夫人若是乏了,便早些休息,我写了折子就去。”

    ……

    翌日晨。

    房玄龄揣着奏折,如同往常一样,来到太极宫。

    李世民今日兴致很高。

    关内今年雨水不多,他内心深处一直隐隐担心会有旱情。

    昨夜的一场大雨,将李世民连日以来的忧恼彻底驱除。

    他心情大好,朝会的时候都面带笑容,向群臣问起了各地的情况。

    众大臣都是人精,自然是纷纷捡好听的说。

    “陛下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全国各处无不安泰,欣欣向荣!”

    “是啊,边疆安定,万民安泰,此乃贞观盛世,泱泱大国之景也!”

    “国有圣君,百姓之大幸啊!”……

    李世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难道,朕治理的天下,果然如众卿般所说,如此昌盛?

    竟隐隐有赶超三皇五帝之势?

    其实,对于这些阿谀奉承的话,他平时很是反感。

    但今日心情大好,群臣的彩虹屁又像不要钱一般奉上,实在难以招架,他竟然有些迷糊了。

    足足夸了一刻钟,群臣才逐渐词穷。

    李世民亦是心满意足,微笑着道:

    “好,众卿若是无事,今日就……”

    房玄龄好几次想要说话,都找不到时机,眼看朝会就要结束,他顿时急了,连忙出列道:

    “陛下,臣有本上奏!”

    “哦?”

    李世民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着道:

    “房爱卿竟还有话要说?”

    房玄龄心中一紧,暗暗叫苦不迭。

    今天李世民心情这么好,群臣又尽说些溢美之词,仿佛现在是一个前无古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