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 第744章 大伯懂我

第744章 大伯懂我(1/2)

    闫向恒与程乐舟二人赶在虎踞城门关闭前入了城。

    进到衙门,见到闫怀文,一起用晚饭,直到此时一切都还正常。

    形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对,就是饭后闲聊开始。

    闫向恒和程乐舟这一回出远门,去了龙兴,去了凤鸣。

    看到了北地茫茫,雪峰高耸入云,也看到了冰川遍布,与土地无分彼此。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艰难而本分的活着。

    他们畏惧天灾,却不怨恨,英王派人来赈济,帮他们再建家园,受了这恩惠,便似要记下一辈子。

    闫向恒和程乐舟此行皆有感悟,关州的风土人情,不再局限于一个个规矩的文字,而是如画一般慢慢从眼前眼里心里掠过。

    闫怀文只三言两语,便勾起这二人的谈性。

    他不着痕迹的引导话题,适时点头或给一个带着点赞许的目光。

    话题由景及人,以寒灾介入,说到灾后重建,结合当地实际,深思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

    二人从晚饭后说到入夜,小安村的轮岗书童给他们时不时添些茶水……

    闫玉人一来,话头总算打住。

    闫怀文这才端了茶杯。

    程乐舟缓下神来,与闫向恒一起退下。

    二人走到屋外。

    闫向恒没忍住,轻轻捶了他一下。

    「都是因你之故,叔婶写信训斥我,回来爹也不正眼瞧我,就连小二,也义正词严说道我这兄长。」闫向恒小声抱怨道。

    早知道就不该受不住哀求替他带信。

    程乐舟忙道:「都是我的错,再也不敢了……」

    闫玉扒门看着二人走远。

    转头回来笑嘻嘻对大伯说道:「大哥带程二哥去歇着了。」

    闫玉不知道大伯知不知道程二哥给大姐写信的事,但不管如何,她都要装作不知道。

    「这么急过来,何事?」闫怀文问道。

    「大伯,咱啥时候打西州?」闫玉没有废话,上来就问。

    她脱鞋上炕,将身后背着的包袱拿下来,打开。

    从里头拿出四样精致的小点心,摆好在炕桌上。

    闫怀文看了看,问道:「小公子未走?」

    「大概会和***爷一起回去,李公公要回京城了,干爷肯定要送一送,事情应该不少。」

    这一次假期过后,下一回她干爷何时放假就说不准了。

    「大伯,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闫玉很执着。

    闫怀文拿起一块点心,用茶水就着,细嚼慢咽。

    闫玉满心着急,可还是去到外头重新舀了水,将茶壶坐在火上,又熟练的勾了勾炉膛里的煤球。

    「那边柜子里有姜片,你取一些泡水喝。」闫怀文吩咐道。

    不管白日多暖,北地夜里依旧寒凉。

    闫玉乖乖照做。

    「就为这个,这么晚跑来?」闫怀文浅笑着问她。

    「大伯,你们怎么不说一声就将人留下了,咱村里咋办……」闫玉嘟着嘴,委屈巴巴的说道。

    闫怀文:「就知道你这小鬼头左顾言它,与西州何时对阵与你有多大相干,值得你夜半急行,自是因你爹没有如你所愿将那些匠人带回村中。」

    「大伯既然知道,为啥留人?给村里围高墙挖地道大伯也是点了头的。」

    关于建设村里,闫家人乃至村里每家每户都很重视。

    从图纸出来那一天开始,村里人便天天盼着。

    谁不想住到那一看就安全感满满的高墙里

    。

    小安村的汉子跟随闫老二参军的有很多,战场拼搏,杀敌立功,是为了啥?

    是为了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

    有个稳定的大后方,才能让人安心,在战场上厮杀,也更踏实。

    闫玉不觉得自己力气大就能横扫千军。

    但给她一个坚固的据点,危险来临,她真的有信心能苟住。

    闫怀文徐徐说道:「除了高墙地道,你还要造刀兵,制盔盾,冲车与云梯于你无用,但投石车,你也想仿上一仿,对否?」

    闫玉眨眨眼,立时收起刚刚小可怜的模样。

    她嘿嘿一笑,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乖巧。

    投石车还是次要的,她更看好八牛弩,那玩意多带劲!

    没机会创造机会,她也要给它造出来!

    「我想想,刀既废料,锻造时间又长,唔,枪易于上手,好操练,可能做枪杆的木料难得,普通木料力大几分便会腰折,齐王不吝钱财,那处工坊中积存了不少好木料,十分难得,拿来打磨枪杆,正合适。」闫怀文不急不缓的将自家侄女的心思道尽:「是以,铁匠和木匠,都是急需之人。」

    「待备足五千新兵之枪,人,也练的差不多,初易后难,沙场历练,所谓闫家军,渐显雏形。」

    闫玉的嘴巴张成一个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