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异常事物管理局 > 第二十五章 完整的浮屠塔

第二十五章 完整的浮屠塔(1/3)

    赵宣大惊失色“还真有?”

    张渊表情比赵宣还吃惊“我擦,忘了你权限不够。你当做没听到行不行。”

    程舒曼在后排接话“我听到了!死胖子你死定了!”

    “姐姐,我错了。”张渊转过身,拱手向程舒曼求饶“清空一千块的购物车。”

    “嗯哼。”程舒曼点点头。

    “咳咳。”林凌在一旁咳嗽示意。

    “你也一千块。”张渊脸都白了。

    “我呢我呢?”赵宣兴奋的思考要买什么。

    “你滚,两千块一人一半。”张渊白了赵宣一眼。

    “凭什么?”赵宣不乐意。

    “就凭你打听这消息也算违纪!”张渊高喊。

    “你自己说的,我可没想听。”

    “不管!不然我俩一起挨处分!”

    “我没钱!”

    “欠着!”

    赵宣欲哭无泪,这还没见工资呢,就欠着两千块钱了。

    报到时借了宋少锋五百,出发前往张家口之前借了林凌五百,这又欠出去一千。

    赵宣跟张渊两人轮流开车,几人在张家口吃了顿中饭,不到三点钟就回到了所里。

    进了办公室,就看见宋少锋抱着一大摞文件,在会议桌上一一排列好,乐呵呵的跟几人说“看见你们进来了,来吧,先签字。”

    于是赵宣几人签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文件。

    期间宋少锋接了个电话,看几人签完了字,把一摞文件整理好,放回文件柜里,这才转过身,问几人“少镇刚才打电话过来,文物全部清理干净了,要不要去看看?”

    最后只有赵宣跟张渊表示要去看。

    转到研究所,一进门就看见大厅里一个三米多高的石塔立在那里,宋少镇跟张馆长正站在旁边打量石塔。

    “北魏的杰作。”张馆长看见几人进来,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继续看着石塔,说道“九层的浮屠塔,圆形的形制,几乎没有风化。这三项加在一起,估计全世界就这一个。”

    赵宣也跟随着张馆长的目光打量石塔。

    整个浮屠塔上的泥土已经清理干净,露出漂亮的花纹来。不像其他石雕那样经过风吹日晒,变得坑坑洼洼,而是像新雕刻出来一般,连刻痕都清晰可见。

    最下一层是莲花底座,中间七层刻着八部天龙、罗汉、菩萨和佛像等各种佛教形象,最上面一层是一个多层葫芦形的塔顶。

    “每层都是以木制榫口连接,只需要几根短短的十来公分长的木钉,就能牢牢固定住整个石塔。”张馆长见几人正兴致勃勃的查看,便给几人解说“每一层都有一个暗格,整个塔几乎是中空的。”

    “最上面一层是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第二层是……”

    张馆长兴致勃勃的指着佛像,如数家珍一般,把所有的佛像一个个的点了一遍。说道“光是这些造像,就能让中国佛教史完善一大截。”

    “国宝。”张馆长摸着浮屠塔,下结论。

    赵宣也走上前,抚摸石塔上的刻痕,默默感受着一千五六百年前工匠们的心血。

    回想自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变成能改变一件国宝的命运,赵宣也是颇为感慨,进而便是满满的

    自豪感,这种感触,根本不是工资能够衡量的。

    重新坚定了一下自己加入异常局的信心,赵宣跟着张馆长和宋少镇进了宋少镇的研究室。

    研究室里两排各九个密封箱,前面一排是大小不一的瓷罐,形制都一样。

    幸运的是,只有张德顺张德义两兄弟要走的那一个瓷罐被打碎了,其余都完好无损,而且被两兄弟打碎的瓷瓶,所有碎片也都完整的留在了石雕内部,修复起来不算太难。

    后面一排则各有差别,最大的瓷罐背后是一幅字,之前赵宣已经见识过了,后面则是兵器、珠宝、鎏金佛像之类的东西。

    “李世民的字、玉器、佛像……”张馆长又是一一介绍。

    “唯一有些奇怪的是这个。”介绍到到最顶端的一个瓷瓶前面,张馆长指了指面前的一个小印章,说道“这是李世民的私印。正常来说,就算不是国印,也应该放一颗李渊的私印。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李世民这个秦王。”

    “也就是说。”张渊听了,推测道“既然是李世民监造的,那么,李世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存了篡位的念头。”

    “可是按实际算李世民那个时候才二十出头吧?”赵宣算了算年代,问道。

    “差不多。”张馆长回答道。

    “宣武门之变时的李世民也不到三十。”张渊补充。

    “也就是说,因为这东西,又得改历史课本了?”赵宣推测。

    “没错。”张渊跟张馆长异口同声。

    赵宣叹了口气,为历史系学生们默哀三秒钟。

    “明天早上就要送到考古所去了。”张馆长继续打量着一众文物,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