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南圻毕业于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还曾经是该大学最年轻和最有前途的副教授,因为历史原因来到了惠城。
王连生想要邀请几名海洋养殖和资源利用的专家来,实地考察后做出一个专业的开发利用计划,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他想保护资源不被破坏,他想几十年上百年后,子孙后代还能有一片富饶而且生机勃勃的家园。哪怕,他目前做的这一切只是保护一片滩涂。
中午的时候,王连生把工作变动的事情告诉了凌城燕,只是,凌城燕没往心里去。
她虽然来了几年,但对机关的事务了解不多,对细分的职务和权利范围也不了解,何况,王连生这个也是新生事物,不说全国第一例,至少在惠城是史无前例的。
很快,她就察觉到了不同,王连生比之前忙碌了许多,当天晚上,他就没能按时下班回家,当然也就没能陪着妻儿回娘家。
凌城燕带着几个孩子回凌家小院吃饭,把豫省带回来的特产拿给大嫂:“那边特产的药材,里边附着食疗方子,麻烦嫂子们做给咱爸吃了。”
凌城燕带回来的当然不仅只有药材,还有那边的一些特产、糕点之类,两个嫂子很高兴地接过去,还和她寒暄了好一阵。
凌二哥每天都会主动帮着老兵们做清理工作,包括整理汽车雨布和洗车等等,他回家比妹妹还晚,到家后恰看到两个女人拉着妹妹说话,不由皱了眉,道:“燕儿出门好多天了,先让她进去看看咱爸。”
凌家大嫂立刻讪讪地松开了拉着凌城燕的手,凌二嫂也把凌城燕带来的东西拎起来,对凌二哥道:“妹妹拿来的,拿进去给老爷子看看,让老爷子也高兴高兴。”
凌二哥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看,瞥了两个女人一眼,对妹妹道:“你这一趟……以后不用再往家里买这些,咱爸的身体好了许多,你之前买的补品还有呢,够咱爸吃的了。这东西多了,也不好过夏天。”
凌城燕笑笑,跟着二哥往正屋走,离开两位嫂子,她才笑着低声道:“大哥二哥努力挣钱呀,买上冰箱,这些东西就都不怕坏了。”
凌二哥攥攥拳,点头道:“当然,我和大哥必须挣钱。”
他还想说,父亲住院妹妹垫付的钱,他和大哥商量了,不用妹妹出这个钱,但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下去了。
这种事情,还是由大哥说更合适。
小杏和石头已经跑进里屋,凌家兄妹进屋,就见小杏坐在小凳子上,石头则爬到了外公的躺椅上,两个孩子一人手里拿着一颗桃子,一边吃着一边和外公说着他们学校的趣事。
凌城燕走过去,给石头擦擦嘴巴上的桃子汁,一边叮嘱他别压着姥爷,姥爷做完手术还没完全恢复呢。
小杏已经把桃子啃完了,自己去洗了,回来拉着吃完桃子的弟弟去洗手,然后出去和哥哥姐姐表哥表姐们玩去了。
凌父看着女儿,微微皱眉道:“这一趟出去很累吧?瘦了好些。”
凌城燕抬手摸摸自己的脸,笑道:“去山里了,消耗大,回来几天就养回来了。我没事儿,您不用担心。”
凌父也知道队伍上的事不能多打听,也就打住话头,说起旁的来。
“我让你大哥回去看了,家里的老宅子还在,就是荒的不像样子了,等你哥哥们有空,回去拾掇拾掇……”凌父说着。
凌城燕没有说什么阻止的话,直笑着道:“那老房子在那也跑不了,您也别着急,等哥哥们有了着落,能倒出空儿来,再回去拾掇不晚。到时候,您的身子骨养硬朗了,也能跟着回去出出主意。”
这话凌父爱听,他笑眯眯点着头,话题一转,说起了豫省的风土人情。
凌城燕这才知道,凌父当年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几乎大江南北,草原北边儿都去过。
随即,心里也就释然了:也正是因为凌父见多识广有本事,才能带着一大家子搬去疆省,平平安安度过这十多年。
闲话了一阵,大嫂进来说晚饭做好了。
凌父也起身,随着一起到堂屋里吃饭。
没有外客,也没分开坐,男女老少都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了。
凌城燕看着硬木的大圆餐桌,笑眯眯道:“这桌子不错。”
凌二哥笑地有些得意:“我碰巧遇上,五十块钱买的,还行吧?还带着四把椅子呢。”
凌父叹口气道:“原本是十把椅子的,可惜祸祸了,只剩下四把,还糟蹋的不行了。”
凌城燕这才注意到,桌面看着新,是重新打磨过油漆过的,而坐的椅子,却没有配套的,想来是带来的四把椅子也有损毁,不适宜拿出来坐了。
说起这个,凌城燕就给二哥使了个颜色,凌二哥很有默契地点点头,兄妹两个都没说什么,却已经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吃过晚饭,孩子们还要做作业,凌城燕也没多留,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出来,凌二哥抱着小石头送妹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