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交付资料,也能让秘密基地的人早点将技术运用到实处。
接到陆晓的电话,陈杨激动不已。
每次陆晓闭关结束,都是陈杨最期待的时刻。
前几次分别是天基武器,计算机系统,这次不知道又有什么惊喜在等着他。
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魔都陆晓的别墅后,陈杨询问现在执勤的安保赵汉道:“陆晓出关了吗?”
陆晓在之前并没有出关,因为只要陆晓走出房间,陈杨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
就算陆晓不给他打电话,他也会立刻赶过来。
赵汉摇摇头道:“没有,还和寻常一样,每天送精心搭配好的食物,隔一段时间会有医疗保健团队给陆晓检查身体,已经持续四个多月了。”
“行了,那今天等等,我亲自送饭,他给我打过电话,现在应该恢复正常了。”陈杨笑道。
陈杨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打搅陆晓,谁知道陆晓是不是在思考什么关键问题,万一被他打搅灵感丢失,那他可就是大罪人了啊。
陆晓的房间在二楼,陈杨便在客厅等着。
自己携带了电脑,处理一些公务。
等到了晚饭时间陈杨顾不得自己吃没吃饭,便带着食盒噔噔噔地跑上楼。
正常情况下,不能主动敲门,而是要在门口等着。
陆晓在潜意识接管身体的阶段,会按时打开房门,让大家看到他,然后亲自取走食盒,顺便会把前一次吃饭的食盒送出来。
这次却是不同,陆晓已经恢复了。
他也知道固定时间有人会来送饭,因为有很多资料需要转移,陆晓没来得及和其他人沟通。
前几天都没说什么,直接取饭吃饭继续工作。
现在第一阶段的核技术资料转移完毕,就等着陈杨来取,陆晓也准备休息一晚上。
也许陈杨要明天上午才能抵达。
不过当陆晓打开房门,顿时吃惊道:“陈哥已经提前到了啊,怎么不通知我呢。”
“哈哈哈,这不怕打搅你吗?你已经恢复了是在工作间吃还是去餐厅吃啊?”陈杨问。
陆晓估计陈杨也没吃饭,便提议到餐厅吃。
随后询问果然陈杨也没吃饭,又让专属于他的顶级大厨再弄几个菜,他和陈哥先边吃边聊。
难得陈杨过来,陆晓拿出内部特供的茅台,邀请陈杨喝一几杯。
本来陈杨是想拒绝,他要是拿到资料,今晚就要赶着离开。
不过也不好坏了陆晓的兴致。
于是舍命陪君子了,反正他可是酒经锻炼的大秘。
一瓶都放不倒他。
只是几杯而已,喝就喝了。
不久后两人推杯换盏,喝了点小酒,陈杨实在忍不住,询问道:“老弟,你快给我说说这次又获得什么好东西了,老板知道我今天过来,也非常期待呢!”
“还托我给你带了点礼物,武夷山那棵几百年的老茶树的茶叶,放在你的茶室柜子里了。”
陆晓笑的眼睛的眯起来了,点点头感谢道:“替我谢谢老板啊。”
“好吧,提前告诉你,这次收获比较多,目前我用脑电波读取把核技术资料弄好了,这是运用在核航母、潜艇、核发电、核能为基础的地下基地的全套技术。”
“有了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的核技术,应该能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陈杨顿时听得脸色涨红,这不是醉酒,而是激动的。
要知道40年前,我们还只能用算盘计算各种参数,艰难地摸着石头过河,研究第一艘核潜艇。
后来又花了20年时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从法兰西手中吸收了不少经验,制造出核电站。
陈杨比陆晓知道的东西多很多,他很清楚地记得当初看过一些资料。
为了这些关键性项目,不少人付出了一辈子,有的甚至积累成疾,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看到项目成功。
1997年,时任夏国核动力院副院长的张总工程师与二十多名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的概念:在法兰西的157堆芯方案上,再增加20组燃料,不仅发电功率提高,安全性也上升。
这就是完全自主的“华龙一号”关键技术。
陈杨可是知道陆晓拿出来的东西,那都是跨越时代的好东西。
肯定比现在的技术还要领先。
陈杨二话不说,先敬了一杯酒,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陈哥,不用这样,都是我应该做的,国家强盛,我们这些人才能过得更好更有尊严啊。”陆晓说道。
陈杨点点头,继续夸道:“自从去年我们的天基武器出现,很多事都顺利很多了,我们在外也有无数盟友,大量企业也开始海外发展,尤其是你们夏为科技,产品已经覆盖全球,目前是世界第一的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