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离土木堡之变只剩百日 > 第4章:粮食乃是国之根本!(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4章:粮食乃是国之根本!(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1/2)

    这么点儿恩惠就让这些大臣们由太后一派,向自己倒戈。

    这便是人性!

    说白了,在用人上面,谁能给予的利益更多,谁就占据着优势。

    而朱祁镇所提供的待遇显然是更充满诱惑力。

    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大明天下而卖命,如今提高了待遇,只会提升他们为官的积极性。

    可接下来朱祁镇提出的制度,就更让朝堂上的官员们感动得泪流满面了。

    朱祁镇说:“别急着感谢朕,朕见诸位爱卿为国事日益操劳,都变得如此消瘦,甚是心疼。”

    “朕决定,从今日起,诸位爱卿上早朝,实行做五休二的制度。即便休息也不克扣俸禄,带俸休息,并且还记做满勤内。”

    “其他一些节假日呢,待朕与礼部尚书商议之后,再向诸位公布。”

    他这么做的目的,不只是解放了大明官员,同时也等于是解放了自己。

    好不容易穿越到明朝当个皇帝,他可不想每天都忙于公务,而不去享受身为帝王的待遇。

    那他也太亏了!

    朱祁镇的这番话,让朝堂上的议论声音越来越激烈了。

    要知道在明朝为官,一年只有三天休息,其他时间都累得跟狗一样的拼命干活儿。

    之前增加俸禄就已经令臣子们欣喜若狂了,如今陛下突然修改了新的作息制度,简直是让他们这些官员的地位瞬间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啊!

    朱祁镇看到那些大臣们对他的忠诚度都在稳步地提升着。

    这两项制度看来是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极度认可。

    可是,这又双休又加薪又奖励的,国库能那么充盈嘛?

    翻倍的俸禄,那每年的支出岂不是要增加一大笔?

    就在众臣子都高兴激动的时候,户部尚书高谷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满脸愁容,显然是率先发现了此等制度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国库多了一大笔支出,那其他方面的开销就要削减,那又要从哪儿抽调呢?

    这着实是非常为难身为户部尚书的他!

    他连忙出列,对朱祁镇禀报道:“陛下,休息制度臣不反对,可俸禄翻倍和奖励制度,令老臣是实属难办啊!”

    高谷话音未落,便感受到了周围来自其他官员们很不友善的目光。

    如果此时朝中的大臣们一人一口吐沫星子,非得把高谷给淹死不可。

    朱祁镇笑着说:“难办?说来听听,怎么难办了?”

    高谷叹了一口气,说:“国库每年的收支皆是平衡状态,有时候还会入不敷出。老臣实在是没办法抽调出多余的部分,来实行陛下的政策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祁镇狂笑不止。

    这番大笑,倒是让朝中大臣们都感到匪夷所思。

    户部尚书高谷都给皇帝抛出如此一道难题了,他们的皇帝陛下怎么还有心情笑得出来?

    朱祁镇的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份图纸,然后说:“高爱卿,你且看看这个。”

    一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朱祁镇手中的图纸,走下来将其递交到高谷的手里。

    高谷一脸疑惑地接过图纸一看,瞬间就震惊了。

    “这是……”

    朱祁镇笑着说:“这是朕苦心钻研出来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你既是管屯田,便将此种植技术传下去。”

    高谷惊叹道:“陛下,此水稻种植之法,真是闻所未闻啊!”

    那是肯定的!

    这可是来自六百年后的后人智慧。

    要是没有袁隆平,还不知道有多少汉人会为吃不上粮食而发愁呢。

    在大明王朝,有了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白花花的银两,同时还是官员们赖以生存的俸禄。

    所以,在朱祁镇提出官员激励制度的时候,早就想好下一步怎么做了。

    如果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得顺利,那大明就会成为全世界唯一的粮食生产大国。

    到了那时,大明便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趁着初春播种之际,极力推广下去。朕要在秋收之际,见到丰硕的粮食产量。”

    “臣遵旨。”

    解决了户部尚书的心头大患,此时朝堂中的官员们都沉浸在了地位提高的喜悦之中。

    朱祁镇看到朝中那些大臣们的忠诚度,都在以直线的趋势上升着。

    他们议论纷纷了良久之后,纷纷匍匐在了地上,齐声高呼。

    “天佑我大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我大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我大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满意地笑着,然后摆着手说:“退朝!”

    朱祁镇一甩袖,便起身离开了龙椅。

    此时,从后宫回来的王振,快步地跟上了朱祁镇退朝的脚步,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