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都市:开局颠覆了万亿帝国 > 第四十六章:万丈高楼平地起(第四更,大章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第四十六章:万丈高楼平地起(第四更,大章求鲜花、月票、评价票)(1/3)

    林诚没有管现场多么热闹,起身拍了拍王欣以及张晓龙的肩膀,让他们坐下。

    剩下的就交给他吧!

    林诚朗声道:“公告已经发布完毕,现在我给各位10分钟的问答时间。”

    林诚的话音刚落,媒体圈已经沸腾了,纷纷举起了手,话筒也使劲的朝前递着。

    面对着混乱的局面,林诚点了一名看上去比较顺眼的女生。

    那名女记者瞬间站了起来,说道:“林总您好,我是东方晚报的记者,目前你已经发布了这么多内容,同时推出多个产品,你有信心将他们全部做起来吗?”

    这是故意打配合啊!

    林诚微笑道:“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你应该问他们?”

    林诚指向了身旁六人。

    而后说道:“我相信我的眼光,我也相信我的企业。只要我们用心做企业,用户会告诉你们答案。好了下一个。”

    坐在前排的一名记者站了起来:“林总您好,我是国民日报记者。”

    听到国民日报几个字,在场所有媒体人心中都震了一震。

    记者继续说着:“林总,请问一下关于互联网监管举措,您有什么好的举措吗?对于今后您旗下的平台,您将会作出什么样的监管?”

    这个问题也问到了所有互联网大佬的内心,他们也想听听林诚会怎么说。

    林诚站起身,回答道:“关于互联网监控,光是靠一家企业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国家层面出手,比如规定法例,比如身份绑定等措施。至于我旗下的平台,我只能说一点,控制渔轮,积极导向。”

    老滑头啊!

    所有大佬心中都在心里骂了一句。

    这好话全让你说了,具体怎么做一概不谈。

    太滑头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国民日报记者也没有纠缠,问完之后就坐了下来。

    不过说真的,这真的不是林诚滑头。

    而是这种监管,平台肯定会做到位。

    但是大头,还得政策下来,国家打头,企业才好做事。

    控制渔轮,积极导向。这八个字把一切都概括了,往深了就不好多说了。

    这边国民日报记者刚坐下,马上就有人站了起来。

    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媒记者。

    “您好,我是环球时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林总,擎天是否有融资意向?您对擎天具体有多少估值呢?”

    这个问题,林诚沉吟了一会儿站起来说道:“在这里声明,擎天三年内不接受融资,不过擎天旗下子公司随时接受融资,包括新蒗以及字节波动。”

    其实也不是林诚不想擎天融资,毕竟融资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可能很多人会说,融资等于把自己的利益让出去,还把股份给外国人。

    但是他们不清楚的是,融资不光融的是钱,更是人脉,更是权力,更是资源。

    阿理、腾龙、镁团、京西很多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并不缺少有人过来给他们送钱,甚至给出一个远超市值的价格。但是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出价少点的投行呢?

    因为到了b轮融资c轮融资的时候,融的已经不光光是钱了。

    只要你想上市,那么必定得接受来自资本的融资。

    不让星国资本家获利,别人凭什么帮你哄抬股价?

    以为阿理开盘逆天的股价都是怎么来的?

    阿理背后站着软银、高盛、红衫、雅虎等等资本、投行。

    这么一看就全明白了。

    而且在后世为什么那么多互联网初创企业,股份里或多或少都有阿理或者腾龙的存在。

    就是因为这二者在业内,拥有独一栏的资源和话语权。

    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处,林诚还是说在3年内不融资呢?

    那是因为第一他不缺钱,a轮可以直接过了。

    第二,目前所有资本或者投行给出的估值都远远达不到擎天的真正价值。

    现在林诚敢说擎天在他心中值一千亿,但是有人敢投吗?

    除了骂一声傻逼之外,收获不到什么。

    所以他定下一个时间线,三年。

    三年不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席卷的时候,更是林诚产业链成熟的时候。

    那个时候,林诚说一千亿,那就是一千亿。

    说一万亿,你也得按照一万亿的估值出!

    镁团和微信如今还都是擎天集团内产品,作为事业部展开工作,并未成立子公司分离出去。

    而擎天游戏林诚更是没有融资的打算,不然他也不会自己出任ceo。

    他之所以自己出任擎天游戏的ceo,而不做擎天的ceo,是因为他更了解自己的定位,以及明白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去做。

    而且擎天目前仍然是他独资是他的一言堂,虽然已经为王欣和张晓龙等人划分好了激励股份,但是也得等到他们有钱之后购买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