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这种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上(高铁核心器件),中国也完成了国产化,并且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类似的一幕也同样发生在液晶显示屏产业、超级计算机产业、手机产业、盾构机等产业领域,可以说后世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与这些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脱离不了关系。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想要凭借中国当前的工业基础对西方国家完成弯道超车,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芯片领域,不管是人才储备,还是资金密集度,都远远比不上西方企业。
唯一的发展道路就是慢慢苟,一步步积累技术。
等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互联网产业规模也开始起来的时候,才是庞学林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庞学林和倪光南一边吃,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
从IC产业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国内的学术腐败聊到产业界的一些八卦轶事。
等到倪光南喝得有些晕晕乎乎的时候,庞学林才忽然出声道:“倪工,有兴趣来星环科技吗?我们准备搞视频解码芯片以及显卡芯片,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我觉得您很适合这个职位。”
倪光南微微一怔,微醺之下,酒瞬间醒了大半。
倪光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庞总,我相信你的眼光和能力,不过我现在在联想待得好好的,而且我们接下来也有CPU的研发计划,你的好意我还是心领了。”
庞学林淡淡笑道:“倪工,你觉得你在X86指令集基础上搞CPU,能从wintel联盟中抢食?”
“wintel联盟?”
倪光南不解地看着庞学林。
庞学林笑了笑,微软革命性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95要等明年才会出来,虽然这个时候微软已经相当强大,但是业界并没有wintel联盟的说法。
庞学林淡淡道:“wintel联盟指的是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和英特尔/Amd的X86芯片,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二十年内,以X86指令集为主导的CPU毫无疑问将会主导整个个人电脑市场,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撞,可不是什么好办法。”
倪光南不由得一滞,说道:“那咱们就什么都不干吗?就这么看着机会从我们眼前失去。你今天不是还在报告会上说,个人电脑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吗?只要我们成功搞出X86芯片,总会有一定的市场的。”
庞学林笑眯眯地看着倪光南,说道:“倪工,这话你自己真的信吗?”
在庞学林看来,倪光南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个理想主义者,爱国主义者。
他真的是那种视金钱为粪土的人,这种品质当科学家可以,但想当企业家,只可能是悲剧的人物。
事实上,这也是倪光南最终被排挤出联想的根本原因。
后世也有人喷倪光南,说他不该孤注一掷搞个人电脑CPU,还拿他后来强推的方舟CPU和NC2000机坑人的事讽刺他。
但倪光南真正的贡献恰恰是一直被人瞧不起讽刺的,为国产芯片奔走疾呼,为此甚至不惜画饼,忽悠,乃至自己被忽悠把声誉全赔在方舟上。
但是,相比于倪光南,柳传贞他们做了什么?
九十年代,倪光南可不止提出过CPU、操作系统等核心项目研究,还提出了显示器、ASIC相关芯片、大型系统软件、打印技术等等。
然而柳传贞他们并没有从倪光南的项目中严格选择合适的,符合联想实际的项目,在这些领域持续深耕,让倪光南的科研团队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而是直接将其挤走,从而走上营销、贸易、资本运作的不归路。
一个科技企业不以研发为中心,那就是失去灵魂!
其他企业如果因为初期的生存去搞贸易优先,那还倒说的过去。
但是,联想是最应该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
因为你当初背靠的是中科院计算所,你背靠的是国家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厚的科研资源。
庞学林沉吟了片刻,又问道:“而且,倪工,你真觉得柳总他们会同意将联想公司的大量资源投入到CPU的研发中去吗?”
倪光南脸色不由得一白。
事实上,前些日子,他已经在联想内部的董事会上提出操作系统、CPU、ASIC芯片等领域进行研发投入,但得到的回应并不令人乐观。
这几年联想虽然发展迅速,但公司内部的各种斗争也日趋激烈,关于技工贸和贸工技的路线之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虽然倪光南不觉得自己会输,但是这样想去,联想能不能真的给他提供一个稳定的研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