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诛杀锦衣卫 > 第四章:廊清大局,铁骑忽至(新书求收藏!)

第四章:廊清大局,铁骑忽至(新书求收藏!)(1/2)

    “哈哈哈!”听着王府众人议论纷纷,朱贤烽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朱榑问道:“烽儿何故发笑?”

    朱贤烽依旧大笑不止:“孩儿在笑齐王府尽是短视与怯懦之人。”

    短视?怯懦?

    这句赤果果的羞辱之言,让王府众人顿时面露不忿之色。

    “郡王殿下此言差矣!”

    王府众人中,当即有一位儒士老者站了出来问道:“老朽且问殿下,新帝自登基以来,可曾犯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大错?”

    这老儒生是王府教习。

    其职责是教导齐王府子弟们儒家经典。

    嗯,在学问造诣方面自然不低。

    不过,朱贤烽对于这位老教习的评价是——

    古板、迂腐、教条主义、并且喜欢上纲上线。

    毫无疑问。

    这样的人对于造反这种事情,绝对是无条件的反对者。

    因此,朱贤烽在见到他这一瞬,也没觉得意外,只是笑吟吟看着答道:“不曾!”

    “好!”

    老教习点点头,继续问:“老朽再问殿下,大明天下兵马有多少?拱卫应天京师的兵马又有多少?”

    “我大明所有兵马不下百万,拱卫京师的兵马也有三十万左右。”朱贤烽如实作答。

    老教习露出一副‘孺子可教也’的神情,谆谆教诲道:“既然殿下知晓这一切,为何还要怂恿齐王举兵造反呢?此举不是将齐王府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吗?自古藩王造反本就为世人所不容,故而从无成功者;前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尚且被平定,更何况现今我青州一地乎?”

    “老先生不愧是一代大儒,我等受教了!”

    王府众人全都点头附和,对老教习之言深表赞同。

    然而。

    朱贤烽却嘴角一扬,凛然道:“我本以为老先生有什么高论,没想到却是一番腐儒之言。”

    “你……”

    老教习气得胡子快翘了起来。

    对他而言。

    骂他腐儒,比咒骂他祖宗十八代还严重。

    因为,这等于是对他人生观的彻底否定。

    “难道不是吗?适才老先生用前汉七国之乱来比当今大明的局势,跟刻舟求剑有什么区别?岂不闻时势不同,大局亦不同乎?”

    朱贤烽同样用一番教条般的话,回击老教习。

    朱榑急忙斥道:“烽儿不得对老先生无理!”

    “无碍!”

    老教习也被激起了好胜之心,平复愤懑后又向朱贤烽道:“老朽倒要听听殿下有何高论。”

    “好,那我就说说当今天下局势。”

    朱贤烽也不客气,直接昂首说道:“朝廷此次削藩有三大败笔。”

    “其一,改君换主本就是民心浮动之际,而新帝登基不过半年,新朝既没施恩于民,又没巩固旧政,却因害怕地位不稳而急于削藩,势必不得民心。”

    “其二,新朝削藩政令已然推行天下,各地藩王但凡有血性者,谁会愿意任朝廷宰割交出藩地?要知道各地藩王乃太祖洪武帝所封,并且太祖还曾留有靖难遗命,即便藩王举兵反抗也出师有名。”

    “其三,应天京师名将凋零,真正能打仗会打仗的几乎都在戍守大明边境,如果有藩王举起靖难大旗,一路打向应天……呵呵,只怕用不了几年建文只能退位让贤,仓皇逃窜!”

    “建文有这三大败笔在,削藩就是取乱之道,天下大乱不远了!”

    老教习彻底震撼了。

    寥寥几语,朱贤烽就将大明局势廊清。

    并且还断言建文必败。

    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一位少年之口!

    实在让王府众人有些难以置信,却又无从反驳。

    这一刻。

    人们仿佛第一次认识朱贤烽般,久久凝视不能言语。

    尤其是朱榑,惊喜交加的情绪不停盘旋在心头。

    良久之后。

    他才开口赞道:“有子贤烽,实乃齐王府之幸事!”

    老大朱贤烶见状,急忙上前劝谏:“父王,六弟见解的确不凡,但要让齐王府举兵靖难……请父王三思!”

    “大哥所言我不敢苟同!”

    朱贤烽大手一摆,说道:“隋唐年间,唐高祖李渊起兵之时也是犹豫不决,但身为人子的李世民兄弟却力劝其起兵,最后才成就唐朝近三百年国祚。”

    “嘶……”

    几位王子看向朱贤烽震惊不已。

    六弟这是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

    这番野心……

    未免太大了?!

    而朱榑则是陷入沉思中。

    作为朱元璋的子嗣,作为大明的藩王。

    他也曾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同样有觊觎帝座的野心。

    但他深知。

    自己不仅实力过于弱小,而且还不是当皇帝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